從五月開始,整整一個月,整天颳風,滴雨未下。
東三省的抗旱物資一下就短缺了。
尤其是抽水機,更是一機難求。
這場乾旱波及了大半個中國。
昌和集團在這時候向市場提供了大量的抽水機,一時間門庭若市。
北寧地區,黑河地區,齊市地區,綏化地區,就把昌和的庫存包圓了。
陳立國立即加大了抽水機的生產量。
可來廠子拉抽水機的汽車依然在廠門口排起了長龍。
大部分都是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經銷商。
別看抽水機結構簡單,沒有啥技術難度,可有一樣,很多廠家生產的都是電動抽水機。
而農田大多遠離居民區,附近也沒有電源,所以這些抽水機就沒法使用了。
而昌和生產的抽水機是搭配小型柴油發動機的。
這就是動力源。
只要有柴油,就能抽水。
這就解決了沒有電的難題。
能不受農民的歡迎嗎?
再說了,發動機也是他們的強項,稍加改造即可成套銷售。
當然了,也有單純的抽水機,這是給那些家裡有柴油機的家庭提供配套的。
總之一句話,昌和在這一個月的抗旱中,銷售了大量的成套抽水機和單體抽水機。
為黑省和周邊省份的抗旱工作做了貢獻。
盧昌華由於有水庫,水源充足。
再加上更早的投入了抗旱工作。
他地塊裡的小麥和大豆都長勢喜人。
一眼望去,水庫東側的大片農田綠油油的一片,接天連地,猶如鋪了一塊巨型的綠色地毯一般。
三分場臨近水庫的其他地塊也借光了。
李振國也抽水噴灌了。
把盧昌華的水庫都差點抽乾了。
至於太遠的地塊,只能就近想辦法了。
附近有河溝的就抽水抗旱,實在沒招了就打井。
好在東北水源豐富,地下河也多。
打的井個個都出水了。
可有一樣,地下50公分就遇到了凍土層。
打井的師傅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打穿的。
打井就用了半個月。
水井就用了大半個月,搶救了大部分秧苗。
李振國剛露出笑臉,這老天爺說變臉就變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