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們集團研發生產了很多型號的拖拉機,市場的反響也很好。這個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
】
“可是,我們同時投入的研發費用也很高。這就造成了收入的降低,支出的增加。”
“而我們各個廠都還有很大的生產餘量。”
“為此,一個問題就出現了。”
“我們能不能在生產拖拉機的同時,研發生產與此相關的其他利潤產品?”
“來增加集團的收入呢?”
下面的人紛紛點頭。
陳立國坐在盧昌華的身邊,也暗自琢磨。
董事長說的思路確實對啊。
不能死抱著拖拉機不放,其他的產品也應該考慮一下。
尤其是給拖拉機配套的廠子,各家廠長都沉思起來。
“今天這個會議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思維的碰撞。大家有什麼意見可以隨便提。”
此話一出,下面響起了議論聲。
見會場亂了。
陳立國低聲跟老闆和老闆娘商量了幾句,拿起話筒說道:“我知道很多人不願意說,但是,今天每個廠都要發言。主要就談談,咱們開發產品合適。”
辦公室人員拿著話筒,交到第一排的手裡。
各家廠長不管願不願意,都得發言。
一時間,各種清奇的想法都冒了出來。
還真有人提出了中小型發電機組的思路。
人家的理由是,這些年,咱們的電力一直不太夠用。
很多偏遠地區的農業用電供應是有問題的。
阻礙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有人提出改進意見。
阻礙農村地區生產生活的最大障礙是動力問題。
南方地少山多。
大型機械無法展開作業,只有小型機械才有實戰的空間。
如果有這樣一種東西,既是發電機,也是抽水機,還是動力源,可帶動其他的機器,那將是南方農民的好幫手。
此話一出,會場就陷入了寂靜。
因為人家提的意見是對的。
盧昌華的本意是透過這場大會,讓自己生產發電機的想法可以順理成章的出來。
這樣,想法就是集體的智慧,而不是老闆一拍腦袋的瞎指揮。
誰知道有人提出了三合一動力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