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吃的早。
春晚開始半個多小時,就已經進入了尾聲。
大傢伙都不再閒聊,開始關注起今年的春晚來。
從八三年開始有春晚,一屆比一屆節目精彩。
到現在的春晚,節目還是精彩紛呈的。
今年的春晚,最大的特點,就是人多。
節目主持人多,有十幾個。
明星多。
以前,邀請個港臺明星都很謹慎。
稍有風吹草動的,就得取消。
可今年,港臺和內地的明星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
也不再扭扭捏捏了。
而全國的觀眾也都習以為常。
屋裡裡歡聲笑語。
電視節目精彩紛呈。
春晚節目,從晚上八點一直持續到一點多鐘。
這麼大跨度的晚會節目,為的就是配合中國春節的守歲習俗。
一定到過了十二點。
垮了年,吃了餃子。
這個除夕才算正式過完。
至於這個守歲的習俗是從啥時候傳下來的,盧昌華不得而知。
記得小時候,他和大哥已經困的不行了,爸媽還是把他們叫醒,堅持過了十二點吃了餃子才準睡覺。
有時,實在堅持不住了,就讓出去放鞭炮,被冷風一吹就精神了。
那時候,家裡還沒有電視機,也沒有春晚,過春節就是有好吃的,有新衣服,這就是盧昌華的記憶。
記得有一年春節,九點多了,盧昌華眼睛都睜不開了,在炕上打盹。
爸媽在家裡磕著瓜子,聊著天,枯坐到了十二點。
老媽去煮餃子,老爸把他推醒。
“別睡了,別睡了,起來吃餃子。”
那會兒,盧昌華賴賴唧唧就是不睜眼。
老爸用冷水毛巾給他洗了把臉,他才醒過來。
現在好多了。
有了電視,有了春晚,生活條件也好了。
再也不用無聊的乾坐著。
不過,孩子能堅持到十二點不睡的還真少。
這不,一過十點鐘,幾個孩子都倒在西屋的火炕上,呼呼大睡了。
就連熊寶哥仨也跟著在裡面烀豬頭,打著鼾。
受歡迎的依然是小品節目。
像小品《鐘點工》,一句“你脫了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