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農場養殖戶就是缺少規模,還單打獨鬥,相互壓價,他們能賺錢全靠老天爺賞飯吃。”
“嗯,有道理,有道理啊!”
楊光和李偉都認同的點點頭。
“今天,二位領導既然看得起我,來到家裡,我就冒昧的多說一句。”
“好,請盧總指點一二。”
“對,對,昌華別客氣,你見多識廣,指點一下。”
李偉和楊光都很誠懇。
他們也知道,農場這些年糧食每年都打的不少,可經濟效益一直不高。
去掉各種成本和開支,也就勉強的維持。
再不想一條出路,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我知道,咱們農場這幾十年給國家的商品糧供應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可是經濟效益卻不高。你看,咱們農場的公路,幾十年了,還是老樣子,砂石路!連公路都沒錢好好修修。”
“是啊,是啊。”
李偉和楊光被說的老臉一紅。
“還是另找出路啊!”
盧昌華說了一句。
“農場的優勢就是有土地有山有水這些資源。”
“圍繞著這些資源,我們現在已經搞了種植養殖,也搞了些糧油加工。可這經濟效益一直不高。”
“原因在於,我們種植養殖的都是原料。”
“就算有些農產品的初級加工,規模和質量也無法跟城市裡的大廠相比。”
“我覺得,還是要另闢蹊徑。”
“對,你分析的有道理啊!”
李偉點著頭說道。
“那我們應該在哪方面做突破呢?”
陽光盯著盧昌華問道。
其實,這些問題他早就想過了,只是一直沒有找到盧昌華說的這個蹊徑!
“現在,我還沒想好,咱們大家一起想想。”
“哦?”
見盧昌華沒有給出答桉,楊光有些失望,不過今天不是來問這個的,錢不是已經借到了麼,事情一件一件的來吧。
】
“對了,昌華啊,我也好久沒來水庫了,要是有時間,咱們一起走走看看?”
“行啊!你們有這個興致,我就陪你們走走。”
李偉也是想著當初盧昌華起家的水庫。
他也曾經去過。
如今好些年沒來了,去看看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