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三分場就傳開了,盧老闆在北山圍上鐵欄杆了,不知道要幹什麼。
這樣的傳聞,很快就傳到了林場。
老孫都打來電話詢問情況。
「嗨,這是單軌山地運輸車,是從山裡往外運水果山貨的工具,不是什麼鐵欄杆。」….
「哦,我就說嘛,這些人就知道瞎傳,搞好了我來看看。」
「歡迎啊!」
施工隊只要沿著盧昌華他們清理出來的通道施工就行了。
盧昌華帶著五六個油鋸手,就像是火燒屁股一般,每天都火急火燎的。
就怕施工隊追上來。
好在,他們清理的通道不寬,清理兩三棵雜木和灌木就行了。
大的雜木清理反而輕鬆,遇到灌木叢就麻煩
了。
一般這樣的灌木就是榛子林。
只有手指粗細。
油鋸一擋就鋸斷了。
可最麻煩的不是鋸斷它們,而是鋸斷之後。
它們的根部都留下了十公分左右的樁子,手指粗細的小細樁就像一根根的鐵釘子,豎在地面上。
後面的人稍不留神就得紮腳。
膠皮鞋一紮一個眼,倒黴的,腳丫子都扎個通透。
這些小細根就得連根拔起。
沒辦法,盧昌華又找來了四五個小夥子,專門在後面處理這些灌木根兒。
這些不處理不行啊。
施工隊的人負傷了好幾個了。
鐵軌的運輸,一開始都是人扛,後來到了山嵴,人扛已經不現實了。
他們就想到了利用山地車。
把發動機安裝好,再掛上貨箱。
把兩三根鐵軌綁在貨箱上。
啟動發動機後,山地車自己就吭哧吭哧的往山嵴上爬。
施工隊在山嵴這裡做了個閉環。
山地車沿著閉環執行,可以不間斷的往上運鐵軌。
有人專門在這裡接收。
別說,這樣的效率還是挺高的。
山嵴就成了一個臨時的貨物中轉站了。
從山嵴往下,就得人扛了。
待軌道修進了狍子溝底,施工隊再次把這裡連線成閉環,把山嵴上的閉環拆除。
山地車就吭哧吭哧的拉著鐵軌來到谷底了。
就這樣修一段,閉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