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從大山裡往外運輸水果,盧昌華就頭疼。
你說,這藍莓要是一噸兩噸的,用人工扛也能扛出來,最多多給人工費。
可是藍莓谷的藍莓樹可是有八九十萬棵,每棵樹產一兩藍莓,折算下來也有80噸藍莓。要是用人扛,得扛到啥時候?
再加上採摘的人工,那人工費就不得了了。
如果藍莓樹產量增加到二兩呢?
就是160噸。
現在預測之多不少。
如果修路,從農莊到藍莓谷雖然直線距離只有幾公里,可是中間隔著大山和山谷,能走人的小路繞來繞去,有十幾公里的距離。
這工程量就太大了。
沒個兩三年別想。
正在他頭疼的時候,勐然,盧昌華腦袋裡靈光一閃,他想起了個東西。
在前世,他在電視裡看到過一個新聞,就是專門為深山果園設計建造的山地運輸車。
哎呀,對呀,我怎麼才想起來呢!
這種山地運輸車,有點類似小火車。
是帶有軌道的。
只是它是單軌的,離地一米多高。
在軌道上掛在一臺小型柴油發動機,在後面掛著一個裝水果的大箱子。
發動機一啟動,就會自動在軌道上攀爬,一直沿著軌道行走。
只要兩頭有人就行。
一頭負責裝水果,另一頭負責接收水果。
中間可完全無人操控。
他的訣竅就在於軌道和發動機的飛輪。
軌道是特製的,帶有齒牙,而飛輪的傳動機構裡,也有一個帶有齒牙的齒輪。
發動機被固定在軌道上。
齒輪會咬著軌道前進。
為了增加效率,可建造環形軌道,這樣就形成了閉環。
可同時多臺運輸車固定在軌道上,互不影響。這樣就能提高工作效率了。
單軌道運輸車最大的優點,就是軌道可隨山就勢,不用特別改造周圍環境,就能使用。
想明白其中的關節,盧昌華不由得興奮起來。
他趕回了北山宿舍,找來了紙筆,把設想畫出了草圖。
雖然不標準,可是基本意思說明白了。
他找到二洪,把這邊植樹的事交代給他,讓他繼續工作。
盧昌華讓熊寶哥仨繼續在北山帶著,等自己回來。
他開車直奔北寧。
在路上,他就給陳立國去了電話,說有一個新專案需要討論,讓技術部門的人在會議等他。
老闆突然要來集團,搞得大傢伙都有點緊張。
陳立國到底是老同志,有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