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獎舉報的威懾時間一長,就失效了。
偷東西能上癮。
偷魚也是一樣。
盧昌華安排了幾個員工長期在水庫值班。
一開始有公安協助,他們還很輕鬆。
可時間一長,公安的巡邏也鬆懈了,值班的也不認真的。
就連琢磨著有獎舉報的都疲沓嘴歪了。
常言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五大連池和北寧這些菜市場的魚販子總惦記二龍山水庫的魚。
本來這些職工們都想著改邪歸正了,老老實實的種地得了。
誰知道這些魚販子,三天兩頭往這兒跑,找以前的合作伙伴,今天一塊五,明天兩塊的。
三竄搗兩竄搗的,就把這些人的心眼又弄活泛了。
離水庫最近的就是二龍山農場五分場,緊鄰水邊。
每天巡邏人員啥時候來,啥時候走,門清。
這種事,只要有一個人起頭,就剎不住車。
有人第二天一大早,發現消失了兩月的魚販子又騎著腳踏車來了,走的時候還挎著兩個大水桶,不用問,這是又有人偷魚了。
第二天晚上,下水的人就多了。
稀里嘩啦下去了十幾個。
早上又有十幾個魚販子拉著魚走了。
第三天晚上,半個分場的人都下水了。
下水的人一多,難免就弄出動靜了。
巡邏隊的員工駕著摩托艇下水,打著大燈滿水庫抓人。
你一開燈,瞎子都能看得見。
這些人把漁網往水中一下,鳥悄的都回家睡覺了。
巡邏隊也不是沒有收穫,一下在水邊繳獲了五六張漁網。
待這些巡邏隊一回去,下半夜這些偷魚的又偷偷來起網了。
漁網丟了,就算自己倒黴,沒丟,算自己撿著了。
一大早上,魚販子們騎自行,騎摩托,還有挑扁擔的,一下來了二三十個。
挨家挨戶的收魚。
見巡邏隊的人來突擊檢查,這些魚販子就變身成走親戚的了,在家裡歇息,等巡邏隊的人一走,這些人拉著漁獲就消失了。
重要的一點是,二龍山有個火車站,叫二龍山屯站。
這些傢伙,有的跟車站的人打好了聯手,每天挑著兩桶魚就上了火車,可以說來去自如。
張全會就住在二龍山屯,水庫的一舉一動,他心裡明鏡似的。
就盧昌華巡邏隊那幾個人,哪忙得過來啊?
他不能眼瞅著自己表外甥倒黴啊。
一個電話就打了過去。
“小盧啊,你這樣可不行啊,水庫裡的魚不都丟光了?”
盧昌華早就得到巡邏隊的訊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