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墾區引進的德特75至少有3000臺。
現在配件有了,這車還可以使用好多年,要是能對它的發動機進行些升級改造,把馬力提升上去,不僅能節約購買新車的費用,還能省油,提高作業效率,這種技改就是墾區迫切需要的。
趙懷安陪同總局科技局、農機局的領導和專家,來拜訪盧昌華。
他們要求召開個懇談會,和拖拉機集團的專家們暢談一下這個技改專案的可行性。
既然配件咱都提供了,也賺了錢,這種技改人家也有資金,盧昌華就召集了發動機廠的技術骨幹,在集團會議室裡懇談上了。
總局的要求是在不改變原發動機結構的情況下,節能增效。
專家們在研究了這型發動機的具體情況後,提出了高壓共軌技術。
原來,早在幾年前,蘇俄的發動機技術就已經有了突破。
盧昌華把發動機廠買回來,只要求研發生產低端小型發動機,他們先進的研究成果沒地方施展,圖紙都鎖在檔案櫃裡。
現在聽說要改造這款75馬力的發動機都來了興致。
總局的人聽說有全新技術,都來了興趣,讓昌和廠先試著提出方案,改造一臺。
高壓共軌技術在柴油機中是很先進的技術。
不僅節油,還執行平穩,減少排放,提升馬力。
主要原理就是把柴油透過高壓油泵壓入高壓油管內,再連線各噴油嘴。
噴油嘴是由電磁閥控制的。
控制單元現在是機械式的,不過依然能有效控制電磁閥。
這需要各個配套廠協作,生產配件。
圖紙出來之後,各廠特事特辦,精確加工,半個月就完成了。
德特75的發動機也要進行必要的改造。
當老毛子師傅親手把這些零零碎碎安裝好後,啟動了這臺新改造的發動機。
發動機的聲音發生了改變,變得柔和了許多。
由於四個氣缸裡的噴油嘴能精確控制噴油時間和油量,這就起到了節油和增加馬力的效果。
重要的是,執行平穩,聲音溫和,可有效增加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為了更好的將改造配件安裝的天衣無縫,謝爾蓋他們要求重新鑄造全新的缸蓋。
這樣就能把電磁閥和噴油嘴合二為一,完成工業設計。
不僅缸蓋重新設計了,有電磁閥的噴油嘴也重新設計生產。
當再次試車的時候,發動機更加的完美了。
原有75馬力的發動機,經過改造,馬力大大提升,達到了105馬力。
整整增加了30馬力。
這可是質的飛躍。
在不改變排量的情況下,這種改善,絕對是神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