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組委會工作人員來接盧昌華的時候,朱林已經提前走了。
盧昌華被請到了組委會,和有關領導見了面。
「盧昌華同志啊,感謝你啊!給亞運會捐款,黨和國家不會忘記你的。」
「都是改革開放政策好,我才有機會給亞運會捐款,這是我應該做的。」
寒暄客氣了一陣,這才說起具體的事情。
「鑑於你給組委會的捐款,數額特別巨大,組委會也得表示表示。」
「不用,不用。」
盧昌華趕緊客氣。
「我們決定在主要場館,給你勻出幾塊廣告牌來,作為對你的回報。」
「不用,真不用。」
「事情就這麼定了,你提供一下廣告畫面,我們給你及時的釋出上去。」
再三客氣,組委會也要給。
盧昌華表示了感謝。
在徵得他的同意後,組委會對新聞媒體揭秘了神秘捐款者。
這一波操作,在外人看來,就是有意為之的炒作。
可對組委會和盧昌華而言,卻真的不是。
全國各新聞媒體報道了北絨捐款的事蹟。
這裡邊有沒有猜想和杜撰,只有知情的組委會和盧昌華知道了。
一時間,北絨產品的知名度大漲。
要貨的商家把北絨銷售公司的電話都打爆了。
吳玥光接電話都忙不過來。
不得不專門安排兩個助理接電話,記錄需求。
這些事離盧昌華很遠。
他已經回到了農場。
帶著媳婦,在水庫散心。
這是春節後,盧昌華第一次回來。
水庫在大洪媳婦的管理下,井井有條。
別看她是個女人,可工作上不含湖。
以前,她就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沒有工作。
現在,她是水庫的主管,主抓魚苗的繁育工作。
丈夫是糧油事業部的總經理,在場部辦公,每天往返。
夫妻倆在盧昌華的事業版圖中,也是佔有分量的。
盧昌華牽著王瑤的手,看著暖池。
裡面產卵巢已經拆除了。
水中黑壓壓的小蝌蚪惹人喜愛。
經過測算,這一池子的鯉魚苗高達兩千萬尾。
比去年多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