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絨服裝廠與一般的服裝廠不同。
它是專門生產羽絨服的廠家。
比別人多了羽絨處理的車間。
在服裝生產環節還有灌絨的工藝。
工廠的建設有點複雜。
生產裝置在陸陸續續的發運回來。
北寧市政府還為羽絨生產專門發文,大力發展白鵝養殖,夯實羽絨發展基礎。
昌華食品還跟各鄉鎮簽訂了白條鵝收購合同。
北寧農場局也大力支援北絨服裝廠,十五個農場與昌華食品簽訂合同。
北絨廠也在各鄉鎮建立了收購站點,回收鵝絨鵝毛。
一時之間,北寧轄區和北寧農管局轄區大力發展白鵝養殖。
家家戶戶都養了些大鵝。
養殖大鵝原本是企業行為,盧昌華為了提供鵝肉,也同時改善水質,這才讓合作的各水庫養殖大鵝的。
鵝一養多了,就得處理鵝毛,他又不得不建了北絨廠。
現在倒成了政府行為。
一下就改變了當地的養殖格局了。
原本很多農場都在大力發展奶牛養殖,也建設了乳品廠。
可現在來看,養奶牛的人有,但不具有普遍性。
養奶牛成本高,需要的原始啟動資金大,很多職工沒錢,只能放棄。
可是養大鵝就簡單多了,只要有鵝蛋就行。
很快,各個農場的大白鵝就發展了起來。
有人專門提供種蛋,有人專門孵化鵝苗,有人專門養殖,有人收購白條鵝,有人收購鵝毛,逐漸的形成了一條產業鏈。
北絨廠房正在加班加點的建設,盧昌華的鵝絨服產品已經開始了設計。
原先的羽絨服設計都是臃腫的泡泡服。
穿著暖和,笨重不好看。
鵝絨的絨朵大,蓬鬆度更高,需要的填充量小,衣服更加輕薄保暖。
在裁剪上,盧昌華提出要求。
要有修身效果,也就是根據人體的特點來裁剪。
就像是時裝一樣。
他提出了羽絨時裝的概念。
這下就開啟了設計師們的思路。
按照時裝設計,這個他們會啊!
連體式羽絨裙服,中間加根腰帶。
帽子可拆卸,可隱藏。
衣袖可拆卸。
裙子與上衣可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