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口岸裡的木箱子越來越多。
周樹德受不了了。
“外甥姑爺,趕緊運走吧,口岸辦公室都找我好幾回了,佔地太大,都影響人家進出貨了。”
“三舅啊,現在你讓我搬哪兒去?!可能還得放一個月,該多少費用咱給,我蓋庫房也得時間啊。”
“啊?你自己蓋庫房呢?”
“啊,都蓋了半個月了。”
“行吧,你可得抓緊,我去跟他們說說。”
在盧昌華籌備糧食的時候,他就讓人修建庫房了。
御用建設者趙老四,承擔起了建設任務。
在老值班室的路北,通往北邊水庫的土路西邊,這裡有一塊荒地。
一直空著,現在被盧昌華利用了起來。
這裡是個十字路口。
庫房就佔了西北這片。
沿著去北邊水庫的土路,南北走向很長,東西向只有一百多米的寬度。
盧昌華和趙老四研究之後,決定建蓋南北走向,坐西朝東的紅磚大瓦房。
南北長度五十米,東西跨度十二米。
建築面積六百個平方。
這樣的大庫房,一口氣修建了十二棟。
統一了修建標準,趙老四就安排平整地面,挖地基,拉磚瓦水泥沙子,木料。
安排木工做大架子。
庫房跨度太大,梁坨都得接。
連隊的鐵匠鋪也用上了。
專門定製長鐵釘和連線用的鐵板。
水庫這邊建設的熱火朝天。
誰都不知道盧昌華又要搞啥名堂。
為了防盜,盧昌華下了血本。
趙老四把地基打的很深。
地基是一米五的鋼筋混凝土。
到了地平面才開始砌磚。
走50牆,水泥勾縫抹灰。
地面打出二十公分厚的水泥地。
牆高五米。
西牆,沒有任何的門窗。
東牆在四米的位置有邊長三十公分的窗洞,還安裝了拇指粗細的鐵欄杆。
東西牆太長,每隔五米建鋼筋混凝土的牆垛子,用來增加牆體的穩固性。
這些鋼筋和水泥都是蘇俄進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