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社買下來一個禮拜了,盧昌華還沒有動靜。
很多人都不理解。
在魚莊的一間包房裡。
一個家庭會議正在進行中。
參加會議的,不僅有老盧和盧媽媽,還有王瑤。
“昌華,做錦鯉市場的目的是什麼?難道僅僅是方便交易?”
王瑤看著他問道。
“嘿嘿,爸,你說說?”
“我說?我說是價格?”
到底薑還是老的辣啊。
一語中的。
“對,就是價格。”
他看了看王瑤,說道:“你知道我為什麼一直呼籲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嗎?”
“我兒子就是心善,太不像生意人了。”
盧媽媽一臉笑容的說道。
“呵呵,媽,是你和我爸教得好。”
盧昌華話頭一轉,繼續說道:“風險在哪兒?你們知道嗎?”
“不好養殖?”
“這是其一。”
“成本太高。”
老爸點頭說道。
“錢都是借的。”
老媽對錢比較敏感。
“你們都說了一部分。”
盧昌華說道。
“真正的原因是價格。”
他分析了起來。
“之所以說,錦鯉市場風險很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價格問題。價格不掌握在我們手裡。”
“你們想想,現在錦鯉的價格都是誰說了算?”
“往近了說,是中間的魚販子說了算,他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我們沒有定價權和議價權。”
“往遠了說,是那些在國外和發達地區的資本說了算,他們想多少錢買就多少錢買。”
“我們說了算嗎?”
王瑤搖搖頭。
老盧和盧媽媽也皺起了眉頭。
“我想搞這個市場的主要原因是集中貨源,希望能掌握一定的定價權,至少可以議價了。”
“如果,我們連個市場都沒有,怎麼跟那些魚販子議價?”
“如果單打獨鬥,根本就不可能。”
“現在能行嗎?分場又建了好幾家養殖場。”
“我只能保護跟著我的養殖戶,其他的也沒辦法。他們想單打獨鬥,就讓他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