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言也不說話,靜靜的看著對方思考。
過了許久,袁稼軒才開口說道,“秦總,你說的這些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但是技術上是可行,並不代表能輕易的做出來,研發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你說的這個智慧終端,如果加上手機功能,不還是個手機嗎?”
“如果是手機的話,諾基亞也要跟進怎麼辦?”
所謂的個人智慧終端這個概念其實早就有了,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手機廠商就嘗試在手機上增加更多新功能。
把電腦的功能移植到手機上,打造成掌上電腦的想法和創意早有人嘗試過了,其中就包括諾基亞。
諾基亞、微軟、摩托羅拉等公司聯合開發了一種叫WAP的技術,這是一種向移動終端提供網際網路內容和增值服務的統一的開放式協議標準。
進入21世紀,WAP成為當時移動網際網路的主流技術,WAP協議被手機廣泛支援,手機上網瀏覽使用的就是WAP瀏覽器。
一直到3G網路的普及和智慧手機的興起,WAP逐漸被Web技術所取代。
在手機上塞上一堆功能,在袁稼軒看來這和諾基亞在做的事情沒什麼區別。
不是說秦少言提出一堆看起來高大上的概念,就能虎軀一震,讓內行人納頭便拜。
很多概念其實早就誕生了,甚至還有了相關的理論,只不過因為技術的限制和技術發展路線的選擇,而沒有實現。
空中樓閣的概念可以騙騙投資人,但是卻打動不了真懂行的。
袁稼軒考慮的是,你這個東西再怎麼吹的天花亂墜,最終效果要看市場反響。
市場反響不好也就罷了,市場反響好,諾基亞肯定會立刻跟上,利用自身資金、技術、市場等絕對優勢擊垮你。
那搞這個東西出來豈不是給人做嫁衣了,最後能不能撿到剩飯吃都是問題。
秦少言笑了,“我再次糾正一下,雖然這個智慧終端有接打電話的功能,但它不能叫手機了,因為接打電話只是它一個非常小的功能,甚至可以沒有。”
“一個電子產品,和一個手機是兩種東西。”
“這個區別很重要!”
“我們做的是一款電子產品而已,它就不是手機,甚至可以說它和手機的關係不大。”
“它只是一個智慧終端,是一個電子產品,它可以插手機卡,而手機卡最主要的作用是提供連線網路的功能。”
秦少言著重強調了這個概念,自己想要的不是一款手機。
自己要的是一個能插電話卡,能連結網路的智慧終端,它就是一個電子產品。
規避了手機這個話題,袁稼軒就不用再顧慮諾基亞的問題了。
“就像我手上這個MP3。”秦少言隨手拿起一個MP3,同時又拿起一個MP4,“我之前用著聽歌,在大家眼裡很時尚很潮流,但是MP4出現之後,MP3就顯得落伍了。”
“MP4不僅可以聽歌還可以看電影,看電子書,就因為它多了一個螢幕,它功能就多了。”
“那麼MP4再進一步呢,我希望它還能集合拍照、錄播影片等功能,可不可以?”
袁稼軒一怔,看著秦少言的手上的兩個東西思索起來。
“那麼我們再進一步呢?”秦少言拿著MP4繼續說道,“它這個螢幕是不是還可以做別的,普通計算器能不能加進去?”
“它能不能上網瀏覽網頁呢?它能不能玩一些小遊戲呢?”
“螢幕太小我們就放大螢幕,取消鍵盤改用觸屏,把它做成可以攜帶的,你說它會不會成為一種新的時尚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