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網際網路還沒有全面崛起,全面取代電視機生態位之前,央臺的地位在國人心中還是非常特殊的。
此時央臺的傳播力、影響力和信譽都還十分的堅挺,尤其是晚上七點的新聞聯播更是具有極其特殊的意義。
能在新聞聯播上露臉入鏡,對普通人來講相當於榮耀的一件事。
別看校園網在網際網路上一路高歌猛進,僅僅兩年時間就一統校園社交領域,成為國內網際網路人氣最旺的社交網站。
作為老闆的秦少言也不過是個小老闆而已,像他這種網際網路公司老闆在國內成百上千。
論實力不如新浪、搜狐、網易三大入口網站,論影響力也不如企鵝、阿里、百度。
光靠現在校園網自身的實力和影響力想上新聞聯播,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秦少言硬是靠自己的一番操作,讓校園網有機會在央臺這個平臺上露了一次臉。
光是這個成就就讓公司員工佩服的五體投地,不愧是秦總啊。
其實這不是校園網第一次登上央臺的新聞了,上一次“環球國際馬拉松比賽”央臺就報道過。
不過那次報道是以比賽為主,沒有提校園網的名字,鏡頭上只是給了校園網的宣傳橫幅和LOGO掃了幾下。
當時秦少言主要是為了借勢推平大眾網的市場,不是為了出名,所以操作還是以地推宣傳為主,瞄準的是大學生使用者。
而這一次“國際大學生夏令營”和“世界大學生論壇峰會”就是為了借勢向大眾宣傳,針對的目標群體不一樣。
能登上央臺的新聞,完全就是意外之喜。
央臺的新聞聯播採訪播出之後,讓校園網瞬間爆火。
再配合上各大報紙的連篇累牘的報道,校園網的名氣直接拉滿了。
原本就是網際網路著名社交網站,這一下讓它的名氣突破了網際網路的限制,變得家喻戶曉了。
按照通俗的說法就是出圈了。
原本普通人對網際網路並不熟悉,甚至很多人連大學都覺得遙遠陌生。
如果只是單純的介紹校園網這個網際網路公司,估計大家都提不起興趣去看幾眼,直接就略過了。
但是這次宣傳不同以往,它精準找到了最能吸引普通人關注的共同點。
那就是教育。
在中國,甚至整個東亞文化圈,都是對教育十分認真的。
大部分的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步登天。
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提高班,“雞娃”這種現象不是十幾年後才有的,而是從古至今都存在的。
只是以前受限於家庭收入水平限制,財力不足,沒有那麼多條件雞娃。
這次“世界大學生論壇峰會”,中國的大學生代表們精彩表現震驚國際。
在大家看來,一群大學生,跑到聯合國,和各國學生競賽中出盡風頭。
還獲得了各種大獎,這些學生稱之為人中龍鳳一點都不過分,簡直就是天才中的天才。
而這些大學生並不是從清北“985”“211”等重點高校選拔的,大部分都是隨機從普通高校抽取,然後篩選出來的。
代表團三十名學生都是家境平凡的普通人,還有好幾個是從農村出來的貧困學生。
這次“國際大學生夏令營”活動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夢幻之旅,不僅出國遊學了,還在聯合國獲得了榮譽。
代表團一回國,就在大會堂中接受了表彰,還獲得了領導們的接見。
他們不僅獲得了國家獎學金,學校方面還給出了各種獎勵,比如“入黨”“保研”“傑出大學生”,各種名譽和獎金湧來。
在獲獎學生的老家,當地領導敲鑼打鼓的上門慰問,還代表當地政府給了一筆獎學金。
代表團學生家長激動的熱淚盈眶,面對這彷彿天上掉下來的好運有些不知所措。
周圍的鄰居和親戚一個個羨慕嫉妒恨的眼神,讓學生家長心中暗爽。
當大家得知,獲得“國際大學生夏令營”的資格是從校園網上抽籤得來的,一個個都跟瘋了一樣,馬上去尋找電腦上網給孩子註冊賬號。
萬一要是走運,自己孩子抽到了資格,那就真是一步登天了,和中彩票一樣。
不僅大學生的家長們催促孩子註冊賬號,甚至小學生的家長都忙著給孩子在校園網上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