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超級女聲》火的一塌糊塗。
對比2004年的第一屆《超級女聲》嶄露頭角,第二屆可以說是如日中天。
2005年的超女冠亞季軍名氣要比2004和2006要大的多,甚至有的人只聽說過2005年的前三名,而對其他年份的冠軍都很陌生。
她們開啟了“民選偶像”的新時代,也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全民狂歡。
那時候還沒有“粉圈”,很多人是第一次接觸“粉絲”這個詞。
用現在的話來說,大家都是“上頭女孩”,無比瘋狂。
對比後世飯圈女孩在社交平臺上轉發評論做資料,和對家打字對噴,超女粉絲則顯得更有行動力,直接線下真人對拼。
一到週五晚上8點,準時守在電視前,拿著小靈通給支援的選手投票。
當年的投票方式是簡訊+電話,移動使用者需要花一塊錢定製簡訊才可以投票,每一票0.1元,最多能投15票。
這個拉票挺貴的,畢竟當年一杯奶茶才兩塊錢。
李宇春最終以3528308票的絕對優勢奪冠,周筆暢、張靚穎分列二、三,三人的簡訊總數達到800多萬,以每個手機15票的上限算,有近54萬個手機投入了這場空前的票選。
全民追星的狂熱中,累計總票數超過 3億次。
《時代週刊》亞洲版封面。
當年還誕生了一個名詞,叫做“超女現象”。
快播公司和湘南衛視達成合作的訊息一曝光,其他影片網站都驚了。
現在華夏網際網路上幾百個影片網站扎堆,數量雖然多,但是卻幾乎沒有區別,大家都是互相抄。
歸根究底全是在抄快播網的,除了前幾個流量大的影片網站在頁面設計上做出差異化以外,其他的有一個算一個,和快播網沒啥太大區別,放眼看去跟異父異母親兄弟一般。
除了頁面以外,內容上也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在互相搬運影片,什麼火就搬過來。
不過話又說回來,影片網站本身也很難做出太多的區別。
對於這個新出現的熱門賽道,基本上沒人知道怎麼玩,都在摸索中。
快播網搞這麼一手直接就給競爭對手打懵了。
有“超級女聲”這個大熱門加持,快播網的流量還不當場起飛了啊。
那我們還玩什麼?
影片可以搬運,頁面可以抄襲。
但是官方合作伙伴這個名頭沒辦法複製啊。
影片網站現在競爭的是什麼?
內容都沒啥區別,那剩下比拼就是流量和資料。
什麼註冊使用者、播放量、每日活躍使用者各種資料,這些都是可以拿去跟風投討價還價的資本。
換句話說流量就是錢啊。
在影片網站這個賽道里,快播網本來就有先發優勢,各項資料上斷層領先。
現在又各種整活,其他網站該怎麼辦。
土豆網的王威率先坐不住了,到處串聯了一番,將行業內的幾個大型影片網站的老闆都拉進了一個QQ群裡,開始商討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