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似乎成了遊戲行業最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要載入遊戲行業史冊的一年。
當國產網遊開始發力的時候,單機遊戲前途晦暗不明。
而在五月的e3展會之後,一切又變得不同了。
華夏單機遊戲成了e3展會上的最大黑馬,受到了國際廠商和玩家的瘋狂追捧,被稱為最受期待的劃時代遊戲。
同時,和v社簽下兩千萬美元的合同之後,國內的遊戲公司一個個都躁動了起來。
作為推動這一事件的主角,秦少言的名字在遊戲行業被反覆提及,讓人著實羨慕嫉妒恨。
在國際展會上力壓群雄成為世界頂流,還被國家級媒體新中社專訪,在國內被各大報紙轉載報道。
這是遊戲行業從未有過的正面待遇,讓整個行業都感到震驚。
《大眾軟體》等多家雜誌媒體都出了一期專題報道,將秦少言各種角度花式吹捧。
那張“金鍵盤獎”的頒獎儀式照片更是被放在了雜誌封面,徹底消弭了某些謠言。
秦少言站在歐美廠商代表中間,高舉著金鍵盤獎轉交給暴雪的代表,成為了遊戲行業的名場面。
這一張照片也徹底奠定了秦少言的“華夏遊戲第一人”地位。
在遊戲行業人關注這些榮譽的時候,資本則關注到了這其中蘊含的利益。
&no,兩千萬美元。
這麼以小搏大的玩法引得很多人蠢蠢欲動,不少資金更是提前入場,到處收購單機遊戲工作室。
有野心的大公司想復刻奇蹟,有的小公司則是明智的選擇了更低成本的小遊戲。
5月底,版署釋出了一個《加大扶持單機遊戲專案,鼓勵國產遊戲出海》的檔案,對外公佈了與v社達成的steam分成協議。
這一檔案更加引發了行業內躁動,原本要熄滅的單機遊戲火苗再次燃燒起來。
“銷量在二十萬份以下的遊戲平臺不收費,銷量在二十萬到五十萬的平臺只收一成手續費!”
這麼優惠的條件,相當於遊戲工作室壓根就不用跟發行商分享利潤,完全獨佔所有銷售所得的資金。
對規模比較小的單機工作室來說,即使是銷售幾萬份的撲街水平也足夠他們有錢賺。
這不就相當於撿錢一樣嗎。
一時間因為資金問題被迫砍掉的單機遊戲再次重啟,大的遊戲公司也在嘗試搞幾個單機遊戲工作室搏一搏。
大家只有一個目的,出海撈金!
五月裡,秦少言收穫了榮譽和金錢,遊戲行業資本發現了以小搏大的新賽道,單機遊戲工作室獲得了資金。
簡直就是三贏啊!
……
秦少言接到陳鵬的電話時,滿臉笑呵呵的說道:“感謝領導對遊戲行業大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