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機場的廣播響起,乘客開始陸續登機。
秦少言發現自己竟然和熊瀟歌等人上了同一架飛機,不由得感到好笑,看來這次跨越大洋的飛行不會再無趣了。
熊瀟歌選擇和秦少言乘坐同一個航班,一半是湊巧,一半就是故意的。
他確實是需要去美國,同時把老婆孩子送回去。
不過在聽說秦少言也要去美國的訊息之後,他馬上命人改簽機票,選擇了和秦少言一起出發。
上了飛機之後,秦少言沒有和熊瀟歌聊天的意思,反倒是和羅燕談的十分開心。
這讓熊瀟歌有些鬱悶和詫異,看起來秦少言似乎不想和他說話。
秦少言心中一定有鬼!
熊瀟歌馬上就冒出了這個念頭,於是就開始觀察秦少言一舉一動。
他和這貨打了多次交道,雖然商業合作很順利,但是他心中一直提防著秦少言。
這小子腦袋裡不知道裝了多少奇葩想法,防不勝防,而且滿嘴跑火車。
就像上次YouTube團隊買來談收購,熊瀟歌帶著投資人趕到現場坐鎮,就見識到了這貨的德行。
要不是他們幾個緊緊相逼,從秦少言嘴裡套出了快播網的上市訊息,沒準下次融資時候他就得拿這個坐地起價。
秦少言這貨能力是有的,想法也很多,但是和他合作不能由他性子來。
既要合作,也要提防。
不過這對熊瀟歌來說不是什麼難事,風投和創業者的關係向來複雜。
好比是同床異夢,各懷鬼胎,但是不得不一起結伴走發財路,大家都要互相防著。
畢竟他做風投這麼多年,什麼樣的創業者沒見過,讓他充分領教了物種多樣性。
這邊熊瀟歌在轉著別樣的心思,那邊羅燕和秦少言越說越投機。
羅燕感慨道:“我已經有二十年沒有拍戲了,沒想到國內還有人記得我拍過的電影,尤其是你這種年輕人。”
“我記得像你這個年紀,看港臺電影更多點吧。”
“國內九十年代確實流行香港電影,內地的電影市場萎靡。”秦少言也感嘆道,“也就電視上還放幾部內地的電影,在盜版碟市場上全被港臺好萊塢的電影占領了。”
“再加上VCD、DVD和電視機的普及,電影院被衝擊的都快倒閉了。”
“我老家很偏遠的小縣城,電影院還是八十年代蓋的,裝置一直都沒有更新,都沒有人去看。”
“於是縣裡就讓行政機關、國營單位買票,當做福利發下去。”
“我們小時候放暑假前都會幾張電影票,去看電影也算是不多的娛樂了。”
“不過片子都是老片子,不光八十年代的,更早的都有,我就是那時候看的《女大學生宿舍》。”
羅燕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
“不過電影院光靠這麼賣票也很難維持吧?”
秦少言附和的點了點頭,“確實很難維持,九十年代後期就徹底沒人看了。”
“除了電視機影碟機以外,什麼卡拉OK遊戲廳、電腦房、網咖,文化娛樂手段豐富起來了,就沒人看電影了。”
羅燕皺起眉頭,不過很快又舒展起來,“不過這兩年國內電影市場又開始好起來了,有好幾部票房過億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