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單以個人實力而論,空智、空性、宋遠橋和俞蓮舟四人肯定是六大派最強四人組,但說到四人聯手,那就絕不是簡單的幾何相加,好像籃球比賽一樣,需要講配合,講默契,譬如枯坐少林的三渡就是這個原理。
因此,在王動看來,武當四俠實際上比兩空加武當二俠更難對付,而且以王動對武當功夫的瞭解,和四俠的交手必須速戰速決,不可拖入持久戰,倒不是他擔心自己耗不過四俠,畢竟有續航能力max的九陽神功護體,決戰到天亮什麼的不是問題。
王動主要是擔心耗到後期,一個控制不穩,傷了四俠。
自己現在操控的角色是張無忌,回頭免不了還要認親,打得太難看,後面不好相見。
王動態度誠懇地對著四俠抱了抱拳,道:“得罪了。”
話音落時,王動向前邁出一大步,左手一劃,右手呼的一掌,向二俠俞蓮舟擊去,正是降龍十八掌中的“亢龍有悔”。
之所以首選俞蓮舟,是因為原故事曾提到俞二俠乃是武當七俠中內力最強的一位,儘管王動一直認為宋遠橋在武當七俠中綜合實力第一,但他現在要破的是對方的內力威脅。
這是避免持久戰的最佳策略,因為任何精妙的招式對身負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的王動來說都意義不大。
他出這一掌時,和俞蓮舟隔著七八丈的距離,但掌力說到便到,一掌剛才打出,身子已搶到離他三四丈處,緊跟著又是一招“亢龍有悔”,後掌推前掌,雙掌力道並在一起,排山倒海般壓向俞蓮舟。
這一打法學得其實是當年的喬幫主。
在後世的論壇中,武俠迷們津津樂道一個問題,當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把張無忌換成喬峰,會是什麼結果?
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喬峰會擒賊先擒王,乾淨利落地解決六大派幾位首領。
當然,同樣的問題,也拋給了張無忌,假如是張無忌面對杏子林之變,他會如何處理?
有人認為他同樣會做出自捅三刀以感化幾位長老的事情,最後也同樣會交出幫主之位,但他從丐幫離開後不會去找仇人報仇而是直接去隱居……
而關於這個問題回答思路最清奇的是,假如張無忌和喬峰對換,杏子林之變不會發生,因為當年洛陽花會,張無忌會盯著馬伕人看很久……
回到那兩掌。
武當四俠見王動隔著那麼遠的距離發掌,心中多少有些驚奇,暗想即便是師父他老人家也不可能將掌力打出這麼遠的距離,即便如此,四俠還是各自戒備,暗暗運功防禦。
接著看到他打出第二掌,直取二師弟/兄。
俞蓮舟也沒想到對方面對四人聯手,第一招竟只針對自己,驚異之餘,感受到那股掌力的強橫,好似一堵無形的氣牆朝自己擠壓過來,覺得氣息有些凝滯。
面對氣勢如此狂猛的一擊,俞蓮舟也不敢硬接,邊展動雙掌護住身前,化解對方掌力,邊飄身後退,避開掌鋒。
宋遠橋、張松溪和殷梨亭應變也極快,先後出手攻向王動,打得是攻其不得不救的主意,也是圍魏救趙的意思。
但王動竟然不聞不問,任由三人從旁邊圍攻自己,跟著又是一掌打向俞蓮舟,這一掌已然用了六七成的功力。
俞蓮舟沒想到對方會採取這種捨身一搏的打法,其身也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只得硬接了王動一掌。
與此同時,宋遠橋、張松溪和殷梨亭三人三掌直接打在了王動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