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張三丰帶著張無忌和王動二人動身去往少林,三人各騎一頭青驢,一路向北而去。
武當和少林相距不遠,三人日夜趕路,不過幾日就來到少室山下。
“你們說,少林此次會同意換功嗎?”張三丰站在山下,隨口問道。
張無忌搖了搖頭。
王動道:“少林素來自稱武林泰山北斗,領袖群倫,出家人又說慈悲為懷,我覺得他們應該會同意。”
張三丰笑著點點頭。
不久,三人看到兩位年輕僧人說笑著走下山,王動上前聞訊,道是武當張三丰前來拜會少林空聞方丈。
那兩個年輕僧人轉眼看到不遠處站著一位鬚髮銀白、身材高大的老人家,雖心中將信將疑,但仍趕緊回山稟報。
武當張三丰,當今武林神話,無數江湖人心中的偶像,哪怕是少林弟子,見到他也難抑震動。
過了好些時間,從山上走下一群僧人,觀其袈裟顏色,皆是少林高僧,除了方丈空聞,還有達摩院輩分更高的老僧。
顯然,少林為了迎接張三丰,級別最高和武功最高的高僧都出來了,說是如臨大敵,毫不為過。
即便如此,在王動看來,下山的這幾位高僧,包括空聞方丈在內,沒一個能在張三丰手下走過十五招,聯手齊上或許能扛一陣子。
張三丰見到眾位高僧,忙主動搶上前見禮,他的輩分和武功明明高出那些少林僧人好幾輩,但仍將姿態擺得極低。
空聞方丈等人也趕緊還禮,道:“張真人遠道而來,實令小僧意外,不知真人此來,有何指教?”
於是張三丰便客客氣氣地講明來意,結果,不等他話說完,空聞道:“小僧等對張公子遭遇十分同情,但張真人所說的以功換功恕小僧不敢答應。”
張三丰不解,道:“天下武功推本溯源,本是同根同源,如今你我兩家互補其短,完善神功,豈非皆大歡喜之事?”
空聞道:“少林已有七十二絕技,自古以來,除達摩祖師外,也無人能盡修所有絕技,因此張真人換功之議,雖是難得盛情,但於我少林而言,屬實多餘。”
頓了頓,續道:“而且,世人皆知,武當武功源出少林,今日若小僧與張真人換了,傳出去,外人還以為我少林受了張真人多少好處,這種罵名小僧不敢揹負。”
張三丰見換功一事絕難實現,轉而提及張無忌的掌毒,希望空聞等人能動惻隱之心,不料幾位高僧態度堅決,說什麼也不同意交換九陽功,並直接下了逐客令。
張三丰神色黯然,準備告辭,王動卻向前一步,朗聲道:“少林貴為武林第一大門派,卻如此囿於門戶之見,心胸氣量如此狹窄,實在令人汗顏。”
“而少林作為佛門聖地,見死不救,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小孩受病痛折磨,竟也心安理得,不知你們念得哪門子經,拜得哪一尊佛?”
王動立於山下,面對眾位少林高僧,絲毫不懼,直斥其非,罵得眾僧臉色齊變,難看至極。
一位性格暴烈的高僧伸手指著王動,回罵道:“你是不是仗著張真人給你撐腰,如此大言不慚,再繼續胡說八道,我就要代張真人教訓你了。”
王動道:“大慈大悲的大師您儘管教訓,儘管用你們少林七十二絕技朝我身上招呼,我往後退半步算我輸……”
“清風,不得無禮。”張三丰輕描淡寫地責備了王動一句,然後又看向少林眾僧,道:“小童一時激憤,出言不遜,還望諸位大師不要見怪,至於教訓我武當弟子,就不勞諸位大師動手了,清風,走吧。”
王動衝空聞等人撇了撇嘴,嘀咕了一句:“還四大神僧咧,呵呵……”
說著轉身離開,留下眾位高僧,臉色一陣紅一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