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槽的活少了,但是拉渣土的活這個時候比較多,不過秦始皇並沒有要做渣土的打算,這到不是說秦始皇看不上拉渣土這點活了,而是現在拉渣土,但是邊建邊拉,根本形成不了規模。
說句不好聽的,一個工地每天出的渣土,都不夠一個車隊拉的,這樣的話太浪費時間,所以秦始皇想把主意打到沙子上去。
現在這個時候,所有工地都開工,混凝土需要的很多,混凝土需要的多,那麼沙子也就需要的多,所以秦始皇想來想去還是做沙子比較好。
帝都出沙子的地方只有兩個,一個是永定河,另外一個就是沙河,宏運集團之所以能把沙子壟斷,就是因為他們在永定河和沙河都有好幾個大沙場。
而且宏運集團是開採,所以秦始皇也想去開採,按說是不能在河裡開採沙子的,但那只是對私自開採,有證開採,是沒有人管的,因為人家有開採證。
而想辦開採證,當然是要到河道管理局,沙河全部在平昌區境內,所以想在沙河開採沙子,就必須去平昌區河道管理局去辦。
上午九點剛過,秦始皇就來到了平昌區河道管理局。
“同志,您要辦什麼事?”在服務大廳,秦始皇坐到一個視窗前,工作人員問他。
“您好,我想問一下,在沙河開採沙子要怎麼辦證?”
“不好意思同志,沙河禁止開採沙子,所以……”
麻蛋,騙鬼呢,秦始皇真想大罵幾聲,因為在來之前,秦始皇剛去沙河那邊轉了一圈,發現有不少船在河裡採沙,可他沒有罵出來,因為他是來辦事的,如果得罪了這些人,他想辦開採證就更不可能了。
“同志,您說的這個不對吧!我剛才過來的時候還看到有人在河裡採沙,難道他們沒有開採證?”
“哦,您說的是那個啊,他們那是老證,而且只允許他們一家開採,這樣不會太破壞生態環境。”
“呃……”秦始皇還是不死心,就問道:“那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也不是,如果您能在環境保護局拿到批文,來到我們這裡,還是可以辦理開採證的,不過我估計很難,因為這麼多年環境保護局就沒有再發過批文。”
秦始皇沒有想到,開採個沙子還要有環保局的批文,而且聽這名工作人員說,環保局已經很多年沒有批過了,就知道這件事不是那麼簡單。
就算他去環保局,估計也是碰一鼻子灰,很多年沒有發過批文,估計這些年很多人去找過吧,要說身份背景,比秦始皇有身份背景的人很多,他們都沒有辦出來,自己就更不可能了。
既然沙河這邊不行,那麼秦始皇只能去永定河了,永定河最寬的地方就是在盧溝橋南那一塊,採沙也就在這一塊,當然,這說的是主要採沙地點。
永定河有專門的管理處,而且還有兩個,一個在臺豐區盧溝橋曉月中路13號,一個在臺豐區盧溝橋城北路2號,主要的當然是第一個。
可惜秦始皇又白來了,因為這裡的說法和平昌區一樣,都是要有環保局的批文,然後才給發開採證,沒有環保局的批文,誰也不行。
這讓秦始皇那個氣啊,怪不得宏運集團能壟斷帝都的沙石生意,因為根本就不需要他們故意去壟斷,在源頭上就已經斷了別人的路。
想和宏運集團爭奪開採權,根本就不可能,先不說實力不能比,人家也不會把自己的利益讓出去,可是秦始皇想要把沙石生意做大,還就必須要有沙子。
說實話,秦始皇不是沒有想過開著千變去沙漠拉一批沙子回來,可是不行,沙漠裡的沙子根本就不能做為建築用沙。
沙漠裡的沙子也叫沙漠沙,因為沙漠沙太細,有土,太黏,而且與河沙相比可塑性比較差,不太適合用在建築和混凝土中。
建築用的沙子顆粒截面必須是圓的,因為只有截面是近似於圓形的砂粒各方向受力才合理。
實際上,一半採用河沙,因為河沙透過河流的搬運作用的對砂粒的大小篩選的比較好,流水帶到沙子顆粒的碰撞可以使顆粒平滑圓潤,所以,一半河流中游的沙子比較適合做建築用沙。
沙漠中的黃沙不具備有黃土的粘稠,也不具有沙子的可築性,因為它們太細了。比如沙子可以堆出形狀而黃沙要堆出形狀可以說是耗工程,最主要的是被風化過了,變得非常細。
沙漠裡的沙子,直徑只有零點二個毫米,而大家所知道的建築用沙,分為細沙、中沙和粗沙,而這三種沙子的直徑分別是一毫米、兩毫米和三毫米。
另外還有建築用沙的標準分為混凝土結構用砂和一般建築抹灰用沙,結構用沙要求較高,須做沙子複試及用沙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級配不好(指顆粒大小均勻程度)的沙子耗用水泥量較大,所以導致混凝土成本也較高。
混凝土結構用沙,最起碼是中沙或者粗沙,只有抹牆才用細沙,而抹牆的細沙都要有一毫米的直徑,想想就明白沙漠裡的沙子根本不行。
當然,你如果非要用沙漠裡的沙子蓋房子也不是不行,但是用沙漠裡的沙子建房子,房子肯定不結實。住不了幾年就成危房了。
這說的還是蓋民房,如果建大樓的話想都別想,估計大樓還沒有建起來就倒塌了,如果不是因為這個,秦始皇現在還會為了沙子發愁。
“主人,你怎麼那麼笨啊!不讓採你就偷啊!”
就在秦始皇發愁的時候,千變忽然來了一句,把秦始皇嚇了一跳,這才反應過來是千變。
“我說千變,你這傢伙能不能別動不動就偷?說出去好聽是吧?”
還好千變只是一個聲音,並沒有影象,要不然非給秦始皇一個白眼,雖然如此,千變還是說道:“主人您又不是沒有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