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
馬車在宅院外停靠。搬行李的小廝來來回回的折返。
孫姨眼角溼潤。
沈嫿一手挽著她:“繡娘裡頭,秀兒最是勤能補拙。雖不算出挑,可有這心性,假以時日會是個好苗子。”
“等她們悟了蘇繡,入門後,便去給老繡娘們打下手,言傳身教才好。”
“是,我心裡有數。”
孫姨撫了撫女娘柔軟的髮絲。
明娘子立於身側,不再是匯州時的蒼涼,這會兒笑容明媚。
“往後,各月的賬冊給娘子寄來。”
呆呆乖巧的窩在女娘懷裡,紅潤的唇一動一動的啃著被切的小塊方便它吃的胡蘿蔔。
“路途遙遠,無需頻頻折騰,三月一次足矣。”
等一切交代妥當,沈嫿就上了啟程的馬車。
孫姨望著馬車離去的,目送它在街道拐角處消失,免不得輕嘆。
明娘子笑:“娘子就是玩心重了些,又不是不回來,身邊更有這麼多人護著,不會有事,您老大可放心。”
孫姨卻是搖頭。
“你當她真如嘴上說說,去盛京玩幾日?”
“聽到沒,三個月寄一次,這次走了,怕是又得在盛京過年了。我還能不知她是去尋誰的?到底女娘大了,要成別人家的了,不中留。”
她可是瞧得真真的,盛京來的信不少,女娘看完大多放到案桌的抽屜裡存著。
唯獨就那崔家侯爺特殊。
壓在枕頭底下,時不時拿出來去數得了幾封。寶貝的很。
她由明家女娘扶著入內。年紀大了免不得唏噓。
“我還記得,娘子八歲那年眼高於頂,因生的漂亮,不少小郎君獻殷情。她統統沒給面子。”
甚至整張臉上寫著‘你們也配’四字。
“我便問她,日後可要尋怎樣的夫婿。”
明娘子聽著稀奇:“娘子是怎麼應的。”
“她說……”
孫姨驀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