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日,將軍試馬,馬受驚跑入良田,糟蹋了糧食。將軍心下自責,說要執行軍令斬立決。這手下勸阻,那良田的主人也跑來勸阻,將軍只好說以發代首砍掉,並賠償了那主人。這事情傳開,老百姓都說這蕭家軍紀律嚴明。
這第二個事,是發生在蕭三的上祖輩身上。有一次的時候,這位蕭將軍率領軍隊圍剿一股敵軍,敵軍與他們交戰之後很快就敗下陣來。而當時有一隊人跑走,但是蕭將軍為了徹底消滅這一支力量,就立刻任命自己的兒子當先鋒抄近路去。
蕭將軍臨行前他一再交代自己兒子說,與他們交戰之後,不要急於求成,要假裝失敗,將敵人引到城外之後再給予反擊,以迫使城中的人出來。這樣的話,就可以殺更多的人。如果你要是違反我說的話,就必須以軍法處置,即便你是我的兒子,我也不會對你手軟。
他的兒子在到達那個地方之後,將軍隊布的那裡,這時候敵軍的隊伍沿著這條道路過來。他們壓制一大批的老人和孩子,他的兒子見了之後非常的氣憤,也沉不住氣,馬上下令對他展開攻擊。而這個時候他只顧殺敵,將父親交代給的命令全部都忘了。
後來他的兒子帥軍回到營中,將士們都說他敢於作戰,殺敵有功。但是,蕭將軍在聽完自己兒子彙報之後非常的生氣。講他違反軍紀,不服從指揮,將自己說的話全部都給忘記了,應當以軍法處置。便將他拖出門外,親自用軍棍抽打。
這個時候手下的將士們都紛紛求情,說他依然是立了非常大的功,難道不能功過相抵嗎?但是蕭將軍說他是明知故犯,耽誤了非常大的戰機,本來可以將城中的人全部殺光。要是不嚴懲,就難以明軍隊中的紀律。最後任憑別人怎麼說,他兒子還是捱了五十軍棍。
丁香聽了這兩件事,心中的敬佩更甚。但她也細心的發現,蕭三在講故事時情緒有些不對勁。她轉念一想,知道蕭三是在想念蕭家軍。但這事情的陰影只能蕭三自己走出來,她幫不了什麼忙。
不過,丁香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我們此刻該做些什麼?”
蕭三從自己的思緒中回過神,想了想,“當官不為民做主,我們定是要給他一些教訓。我們夜探那貪官的府邸,定要好好治他得罪。”
丁香點頭同意,兩人打聽那貪官的住處。看到這明顯與別的房子不同的府邸,蕭三眼光一冷,丁香的表情也不是很好。別人的家都是破破爛爛,這貪官的府邸卻是精緻極了。
“三兒,想必這就是那狗官的府邸了,看來些年來民脂民膏可是沒少刮取啊。”
丁香看著這豪華氣派的府邸,冷冷地說道。
聞言蕭三也是點了點頭,這座府邸繞是比著一些三四品的官員也不狂多讓,跟別說還在這遙遠的西北之地了。
言語間,二人也是把這府邸的守兵給摸索了清楚。
於是兩人偷偷潛入府邸,將看守的人敲暈,大搖大擺的進了那貪官的書房。而此時此刻那貪官正在數著自己的小金庫,一看有人進來,連忙把手上的銀兩放在身後詢問道:“你們是何人,為何不經稟告擅自入我府邸。”
不過蕭三卻是沒有理會他的話語,直接是一個箭步上前,捂住了他的嘴。丁香也在旁邊搭把手,他們兩個將貪官綁了起來,嘴巴用布條堵上。
兩人看著肥朔油膩的貪官,一臉嫌棄,沿路有多好的黎明百姓流離失所,飢寒交迫,此番他竟然在這逍遙快活,與強盜狼狽為奸收刮民脂民膏。
“你這貪官好生逍遙快活,說你為何與強盜同夥,壓榨百姓”。蕭三把玩著手中的短劍,看著貪官說道。
“恩,恩。”
“我把布條拿掉,你不要亂喊,要不然今日我便為被你坑害的百姓報仇雪恨。”說吧,丁香將他口中布條抽掉威脅。
那貪官害怕的直哆嗦,磕磕巴巴問,“你們你們幹什麼,我可是這的縣官,快把我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