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啊良和文豐以及嬌嬌見面,發現大家一切都安好,默契的翻過了這篇。
但是事情哪裡有這麼簡單。
一個多月後,村裡迎來了他們獨特的節日,在那一天整條村子都會請親朋好友過來大吃一頓以此聯絡感情。
在那一天除了宴請親友,還舉行遊神,晚上還有大戲看,非常熱鬧。
孩子們對宴請親友聯絡感情不感興趣,倒是對遊神和看大戲比較好興趣。
倒不是因為他們喜歡看,他們是喜歡熱鬧,喜歡玩,那天只要跟父母說“我去看遊神和大戲了。”就可以一天不用回家,父母也不會找,一直到大戲散了。
那時候村裡的人剛開始有了點錢,第一次由原來一晚大戲變成了連續三晚。
也從只看戲劇增加了馬戲,歌舞等,每晚不一樣。
除了第一晚的馬戲小孩子們最喜歡之外,第二第三晚說去看戲的孩子其實都是去玩。
而且沒有什麼比夜晚在人堆附近捉迷藏更好玩了。
唱戲的地方是在村子的最裡面,離文豐家差不多有兩公里。
那裡是群山包圍的一片很寬的地,很大,密密麻麻全是老房子一直到山腳都是。
那裡住的人很少,因為被山環繞陽光少,文豐家那邊是後來搬出去的。
而且搭戲臺的旁邊是村裡原來的村大隊,那裡的房子聽說是以前地主的房子,很大很壯觀,後來被收歸集體了。
那一片原來是村裡最繁華的地方,半個世紀了,這裡成了村裡最破爛的地方,剛才說到的密密麻麻的房子全是破房子。
說到捉迷藏,當然是越隱匿的地方越好,而且參與的小孩達到了二十幾個,這麼大的數量是很難找全的。
一旦藏匿的人被找到就要加入搜尋的隊伍,這樣子來來回回兩個晚上了,大部分可以藏匿的地方都快被摸清了。
第三個晚上如何尋找新的隱匿地點是那群孩子的重中之重。
對於夜間捉迷藏這件事文豐肯定是不感興趣的,特別是經歷過了芬奶那件事,上次採摘野果的事他都還歷歷在目。
他不但沒有參與,就連看馬戲那樣好玩的事他都沒有來,一到晚上他就呆家裡。
不知為何那晚啊良和嬌嬌竟然加入了捉迷藏的隊伍,並且他兩個一開始就是找人的那一方。
也是村裡其他小孩子商量的結果,他們早就商量好了,今晚讓啊良和嬌嬌兩個加入,然後他們不打算固定範圍,把藏匿的地點擴張到那整片房屋。
並且出言刺激嬌嬌和啊良,如果不能全部找出來他們就要承認自己是怪胎,分明是有耍他們兩個的意思。
為了所謂的面子,嬌嬌和啊良竟然答應了。
而且找到將近十二點都還剩七個沒找到。原以為那七個人耍他兩個都跑回家了,上他們家裡找也沒有找到。
再後來在俘虜的幫助下,找到了四個,還有三個沒有找到。
最後他們將目標鎖定在一處荒廢了的釀酒屋。
那是一個有數百平方米的大宅子,坐落山腳下,宅院的天井有一口泉水,一條陰森森的巷子從外面一直通到裡面。
聽老人家說有六七十年的歷史了,以前是地主家的釀酒的地方,正是因為那口泉水,以前他們村釀的酒在這一帶非常出名,後來不知為何落幕了。
而且還傳說裡面死過不少人,所以即使地主被打倒了,這裡同樣被收歸村裡所有也沒有人願意要。
平日裡也不會有人來這一片,不僅是這個釀酒的宅院,就算是附近的這一片都沒什麼人來。
村裡人不說,幾代相傳也不知道以前發生過何事,都默契的不提也不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