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七十章 蠟染(5)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章 蠟染(5) (2 / 2)

蠟染的魅力在於傳統手藝作為一種抒情達意的工具,可以在現代人的奇思妙想中有更多元的表達。

藝術家們將蠟染作為現代藝術、纖維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把蠟染技法視為現代繪畫的一種表現形式。另一方面,藝術家們也將蠟染藝術“衍生”到日常生活設計的方方面面。

蠟染一般使用植物或者礦物染料。自然染料具有環保和原生態的屬性,卻也有自身的侷限性,不少染色植物有固色弱的特點,但是藝術家龔建培不願被其所約束。

他認為:“我們如果只是繼承而沒有發展,沒有在現在生活方式和現代觀念上的‘活化’,這不是條正確發展之路,我們必須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和突破。”

從90年代開始,龔建培便不斷地在蠟染技術上進行突破。

他將部分蠟染的載體由絲綢、棉布等織物改變成了紙本的手工宣紙,創作出了一批在色彩與形式感上獨具匠心的新作品。

這批作品在紙本的選擇上包括了高麗紙、加草皮紙、毛邊紙和正面為絹背面為宣紙的特製紙;在植物染料的使用上主要選擇了靛藍、梔子、茶葉、紫草等。

紙本蠟染隨著時間的流逝沉澱出別樣美感的實踐,使他的藝術在“變”的過程中不斷傳遞著自然賦予的美。

色彩的漸逝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也是時間變遷的見證,這種變遷或許會讓作品在不同的時間裡傳達出不同的自然美感。

龔建培說,“傳統藝術只有和現代生活方式相結合,才會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只有和現代觀念結合起來,才能被現代社會所認可。”

蠟染可以和紙本完美契合,這是否也預示著其它更多的跨界可能?

絲綢的舒適體貼,蠟染的淡泊素雅,兩者同時具有的安寧作為牽引,使它們更加令人放鬆,享受心靈的一方淨土。

將絲綢和蠟染完美結合的美國藝術大師CarolynDoe製作出了許多美輪美奐的畫作。

一間屋子,一片黃沙,一方藍天,不是孤獨蕭瑟的悵然若失,而是獨立天地的豪邁大氣。

杜甫曾語:“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在獨守自己茅草屋的同時,為天下人貢獻出一塊小小天地。

磅礴大氣的不是房屋的寬敞明亮而是內心世界的包容與寬廣。

銀裝山水中的獨釣寒江雪;颯颯秋風中的登高望遠;茫然天地間的眺望凝思。生命的真諦不知不覺間便以流露。

藍橋春雪山澗落,絲隨秋風天地飄

蠟染之美,使人們為之傾倒,蠟染的藝術也被傳承和創新下去。另外一位藝術家劉子龍將蠟染技術和繪畫結合,並加以創新,創作出了彩色蠟染畫。

絢爛的黃,熾熱的紅,平靜的藍,大膽地跳著,唱著歌兒,似乎是伴著一陣暖風就這大片的陽光,一切都那麼的祥和美妙。

懶懶地伸個腰,哼個小曲,漫步在這美好人間,生活是那麼的美好。

古代蘇軾有云:“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乘一葉輕舟的超然灑脫,不懼風雨,隨心所欲,在浮華的世界中一笑而過,內心淡然。放肆的渲染,肆意揮灑染料,放蕩不羈,不拘一格。

當蠟筆變得細膩,當蠟染變得絢爛,不一樣的結合帶來的是不可言說。一個是大膽潑辣,一個是小巧溫婉,奔放和含蓄不在是對比,而是般配,一場契合的相遇便開始了。

最質樸的是最民族的,最單純的是最用心的。生命的本質就是如此。匠心而制的蠟染,絲綢,作為民族的象徵一直在詮釋生命的真諦。

蠟染之美不止於五彩斑斕,不止於精雕細琢,在於的是內心的感受。百镀一下“大時代的夢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