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六十三章 榫卯(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三章 榫卯(3) (2 / 2)

這類的模具稍微複雜些,但是基本原理類似,做好模具,半自動或純自動的方式就能出來。

大部分的榫卯幾乎是最佳的實木傢俱的連線處理方法了,那也是為什麼機械化程度這麼高後,榫卯還是經久不衰的原因了。

結構合理而美觀的粽角榫的時間成本與人工成本是目前大部分工廠不願去承擔的。

因此,除了昂貴的紅木傢俱方能保留下這些技藝。有時間我們一味的反對紅木傢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只有它們才能承載起榫卯的價值。

不得不承認現在只有極少數的木工還有這些榫卯的製作技藝了。

我明式傢俱學習的老師工廠裡,一個十級木工的工資在1.22不等。

哪怕是十級木工,他做一組粽角榫的時間也需要半天。

雖然榫卯也有大部分以機械輔助,半手工的形式,但是全手工的技術和工具還是要精確掌握。

現在學徒太少了,青黃不接,不管是傢俱工還是雕刻工,工廠裡盡是年紀大的先生在操持著,出品速度肯定快不起來。

既然榫卯成本這麼高,而榫卯對材料的硬度或者材料價值的要求都很高。要麼硬如紅木,要麼好如金絲楠。

這些材料才能承載榫卯的價值,進一步在市場上就看到價格讓人望而卻步的紅木傢俱了。

榫卯只是結構的一種選擇,尤其到了現代的消費方式下,我們更多時候只是需要便宜,夠用就行的傢俱。

但是榫卯又是一種文化,我們可以在古代榫卯的基礎上做出更多的傳承和革新。

我們看到的很多設計師的產品都有在儘量加入榫卯的元素。哪怕是機械出型也能帶來些誠意。

更希望的是在機械化的進步上,讓更多的優質榫卯能夠儘量多的脫離手工,這樣帶來的榫卯傢俱和產品又能更容易回到人們的視野裡。

整個夾頭榫平頭案的組裝方式也是純榫卯,無釘無膠,手工簡易安裝後基本達到了不可拆卸傢俱的牢固度,也證明只要榫卯的工藝足夠,不可拆卸也並不是唯一的選擇。也可以算是在榫卯文化上的傳承與革新吧。

瑞士最大的木建築房屋,日本建築設計師坂茂以日本傳統建築工藝,獨特的全榫卯結構建造。

只有外立面使用了玻璃和鋼材的材料。

木材使用雲杉,材性穩定,美觀而耐水,是常用的建築與傢俱用料。同時適合切削也常作為雕塑材用。

全建築使用木結構,但是每個部分都是獨立的部件。透過高精度的電腦加工機械完成,然後再到現場組裝而成。

建造時,工人將事先做好的木構件按照圖紙精確組裝。大大節省了施工和吊裝成本。而且材料又是從規劃林裡採用的雲杉。建築上嚴格恪守了低碳環保的環境責任。

我覺得題目不應該把傢俱和建築混為一談,因為木傢俱現在還用,木建築在中國幾乎看不到實用目的的應用了。從答案來看,要麼答傢俱,要麼答建築,角度完全不同。

對於傢俱我完全不懂,最高票答案說的引起一些爭議的“榫卯不可拆卸”觀點完全是指傢俱說的,我沒有發言權。

木建築的榫卯絕對是可以的,而且必須可以,除了維修目的外,榫卯結構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利用間隙吸收變形,緩衝能量,這是木建築具備優異的抗震效能的原因所在,如果做成剛性的不可拆卸,也就不會有地震中牆倒屋不塌的表現了。

對於建築,也要分開看,第一種情況,中國的仿古木建築,只要不是水泥的外觀仿古,那肯定是榫卯結構,這是傳統木建築的固有屬性,不可改變的,比如香港志蓮淨苑,西安青龍寺惠果空海紀念堂,必然是榫卯.

第二種情況,在中國沒有什麼著名例項的,現代木構建築,這是可以不用榫卯的。比如漢諾威世博會主會場,日本大館樹海體育館,吉芭歐文化中心。

因為木頭這種東西的材料特性,其建築的關鍵所在就是要解決節點問題。榫卯是一種傳統的解決方式,在傳統條件下也比較成功。但是現代木建築用的則多是另外一種方式:金屬節點。

從上面的兩個例子圖片已經可以看出,由於現代計算機解析技術的發展,複雜的力學計算得以實現,加上木材易於加工和拼接的特性,現代木建築從平面到空間都發展成了一種格外自由的形態,打破了傳統的幾何構造,這也對節點的剛度和自由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用金屬節點,和這一趨勢是一致的。

從上面列舉的建築所需要的木材搭接量和搭接工藝(部分細節圖和結構圖其實已經突出了節點)可以直觀看出,對於大型木結構和複雜搭接來說,榫卯結構已經是力不從心,而透過效能優異的金屬結構間接地把木材搭接起來,能輕易地滿足力學要求,易於處理複雜節點。

有的已經進行了和榫卯節點的對比,也有的表現了金屬節點和榫卯節點的結合。除此以外還有一種節點,就是膠合節點,這種單獨使用得就更少了,也都是和其他節點形式結合。

總而言之,由於金屬節點出色的效能滿足了現代木建築的要求,再加上,在審美方面,能夠比較自由地選擇隱藏和暴露節點,自由地設計節點形態以滿足美學要求。因此,在現代木建築上,金屬節點和以金屬節點為主的綜合處理方式得到了最為普及的應用。

榫卯結構並不是哪個國家或民族獨有的,凡是用過木頭蓋房子或者做傢俱的都會自然而然地發展出榫卯結構

建築上不用是因為客觀上榫卯節點處是結構受力的弱點,使得木結構發揮不了它本能發揮的承載力。有了鋼鐵以後自然而然地會想到使用鋼構件處理木構件交接問題形成鋼木組合結構。再一個大家也不再大量用木頭蓋房子了。

餘姚市河姆渡鎮發現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人們稱之河姆渡遺址,在遺址人們發現了大量榫卯結構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