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四十四章 建盞(6)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四章 建盞(6)

藍桉覺得宋達的一席話很有道理,在店裡轉悠了一下,看見架子上的一隻建盞掛著釉珠,覺得這樣的美十分有特點,又想起瑕疵的事,便問宋達。

宋達說,“不管有沒有釉珠,都是正常的,只有釉珠流到盞底部,造成粘底了,那才算瑕疵。有的人喜歡,覺得有禪意,有的人不喜歡,覺得不對稱,這都得看自己的個人喜好。我認為釉珠是可遇不可求的,在1300度左右的高溫流釉的臨界點上控制不好就廢了,也可以說是釉淚,其實這是窯工之淚、欣喜之淚,也有朋友戲稱這是大鼻涕,破涕為笑。就像專業的車手漂移,在汽車動力和車身慣性趨使下尋求輪胎抓地力的臨界平衡點,整不好就車毀人亡,這是代價極高的技術。”

藍桉聽完宋達的話,默默點頭,她記得媽媽說過,玩盞以興趣為先,不忘初心,當建盞也能成為“殘缺美”的代名詞時,人們才會為它牽腸掛肚,才會創造出美學史上一個出神入化的藝術奇蹟。這是至德至善至美的一種更高階的存在。

接著,宋達帶著藍桉參觀了建盞工作室,給她介紹了製作工藝流程:胚泥製備→拉坯造型→烘乾施釉→高溫燒製。

胚泥製備是將黃泥、粘土、紅土等主要原料按制盞要求進行配比,放入池內浸泡、攪拌成漿,用100至200目網篩過濾再浸泡、攪拌、過濾,重複4~5次後,製成膏狀泥,密封放置於遮陽處陳腐,使胚泥達到組織均勻、細膩、無可見雜質,水分為26%~28%,細度為過100目篩餘量小於0.5%。

然後再進行拉坯造型,就是採用手工拉坯和半手工拉坯。雙手將泥拉成器坯,要成足在胸,一氣呵成。靈活運用,推、拉、收、放等手法,找到器壁最佳形式成型。

而烘乾施釉,是指成型胚體晾乾到一定程度後進行修胚,修胚後進行烘乾素燒再施釉或修胚後直接施釉,採用內蕩和外浸的方法半露胎施釉,靠近底足外側部分不施釉。

最後一步便是高溫燒製,採用傳統柴窯、電窯和氣窯三種方式燒製。燒製過程控制窯內氣氛為氧化焰或還原焰,並在1200℃~1400℃高溫下一次燒製而成。

藍桉不禁感嘆,建窯建盞燒製技藝真的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

建盞的胎是含鐵量很高的建陽當地的胎土,燒製建盞又必須是1200度以上的高溫,而胎土又無法耐高溫,這是個矛盾的問題。所以在燒製中出現型歪、失圓、開裂等等問題又是一個難題。而釉在1300度的窯爐裡會產生流動,流動的同時又會產生粘底的現象,這也是一個相對的難題。

因為建盞天然的胎土和礦釉裡面包含許多不確定的元素,經過工藝師們的人工淘洗是無法過濾掉全部雜質的,許多天然的雜質仍然保留在成型的胎或將施的釉裡。由於建窯燒製的特殊性,燒製的成品率是由窯火隨機決定的,精品也是隨機產生的,這個不確定性是人工無法掌控的。百镀一下“大時代的夢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