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成了一條錦鯉> 第0427章 厲害厲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427章 厲害厲害 (1 / 2)

張潔有這樣的疑惑,委實不奇怪,不論GQ那篇婊氣十足的總結文,亦或者唐編髮的座點陣圖,對於季銘來說,實在只有把他的牛嗶公眾於眾的煩惱而已,什麼割肉喂鷹,以身飼虎的,她是半點沒看出來啊。

不過自從雙方達成合作,季銘這系列的展開,也足夠讓張潔包容一下他小小的不要臉了——尤其是《哪吒》已經斬獲50億票房,這屬於季銘的投資範疇,跟音樂劇屬於同一塊兒。此外,更讓她驚喜的是,同名電影《默》在威尼斯的成功,這幾乎給音樂劇版本鑄造了一個鐵打的江山。

虧,那是不會虧了,只在於能賺多少?能留下多重的痕跡和口碑。

“是,您辛苦了,要不咱們休息休息?”

“也行啊,喝點兒茶,”季銘放下本子,伸了個懶腰,讓張琛去拿茶葉:“上次有人送了我一餅普洱,說是什麼老廠的,你找出來看看怎麼吃吃。”

張琛去找茶葉了,不容易啊,助理就是這麼全能。

“我來看看,他們都怎麼說呢,”季銘往沙發上一靠,找了個舒服姿勢:“其實要知道他們搞的這麼妖里妖氣的,當初就不去算了。這些做時尚領域的,就希望把娛樂圈弄得流金溢彩的,好像多離地,多不同凡響,這樣他們才好糊弄。”

張潔笑了笑,季銘今天,確實有資格拿這種老藝術家口氣說話了。

只是剛參加完人家的說話,就把人家說一頓,也是挺“娛樂圈”的。

季銘沒意識到自己婊氣了一下,他開啟了個連結,裡頭就是GQ的長文,寫的很有名利場的意味,也非常敢寫,想來而不可得的過氣明星,不關心明星的裁縫,忙得上天的工作人員,還有動輒以萬計的服裝,高達數百萬的贊助珠寶——果真珠光寶氣,自成一界,不似人間。

“……季銘是中午從米蘭直飛滬上的,在義大利登機的三個小時前,他剛剛從評委手中接過威尼斯影帝的獎盃——那是數十年來,中國演員獲得的第二座。當然,歐洲三大的獎盃在現場並不算罕見,梁朝韋的戛納,王景春的柏林——但這兩位,屬於老藝術家的範疇,來再多我們也並不擔心,季銘,卻不一樣,因為現場的流量們,無論是今年紅的,還是去年紅的,都不如他紅。

接待季銘的工作由一位副主編直接負責,事實上,連主編在某些時間段內,也屬於接待小組的一員——我們收到的指令是,只要季銘的要求不至於影響典禮的舉辦,就滿足他。不過,季銘和他的團隊,確實一如圈內風聞,專業、配合。從換裝到拍攝,再到紅毯和典禮,都無愧於他的完美形象。值得一提的是,他當晚的衣服鞋子,基於他代言的菲格拉慕要求,全部由品牌方從全球調貨,供他一人選用,塞滿了他套房的一整個臥室。

……

縱然這次晚宴的每一個細節都耗費我們大量的細胞,但在紅毯壓軸這一條上,卻省了不少事——當明星經紀人提及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們說‘定的是季銘壓軸,要給您再往上報一報,讓領導們商量一下麼?’沒有人點頭讓我們上報的,這一點也可以在拍攝現場體現,當季銘走進三樓現場的時候,我們的工作人員幾乎忘記那裡還有別的明星,也許,明星們也跟他們差不多了,那種從內心迸發出的氣勢,很難說從哪兒來,也很難說有什麼道理可言,但它卻是鮮明而不可否認,一如紅毯上,無論是哪一位流量的粉絲,在季銘經過時,都不由自主地放聲尖叫。

也許,這就是天王巨星?”

呦呦呦,嘖嘖,天王巨星——好老氣的詞兒。

這篇文章的下面,帶著微信評論特有的“虛假”,這一點跟微博沒法比,季銘掃了一眼,就關了介面回微博去了。

熱搜“GQ十年晚宴座點陣圖”裡頭,就精彩得多。

“D5除了季銘,還有李兵兵?這姐兒很可以啊。”

“這張圖簡直太紅果果了,D5那張桌子毫無疑問是全場中心,大領導就座的地方,季銘的位置跟康泰納仕的中國區總裁併列,算是兩位主賓了,李和集團亞洲總監就略次一點。再就是圍著這張桌子的那三張桌,算是一線,或者是有地位。這四張桌子之外,就要次一點了——當然,能去的,從GQ的標準來看,總比去不了的牛一點,哪怕坐的偏一點。

最後呢,還是要感慨一下,季銘這麼牛逼的啊。”

——“是真·牛逼,完全頂級中的頂級。”

——“本來就是啊,頂級流量+頂級演員,雙一流啊,哦不對,雙頂級啊。”

“季銘難得出一趟活動,就搞得腥風血雨啊。”

——“沒見到腥風血雨,只有碾壓一切。”

——“哈哈哈,既視感出來了,旁邊群魔亂舞,妖豔賤貨,季銘就微抬著下巴,旁若無人地從中間的位置施施然經過,無人敢擋。”

娛樂大V的總結,也得到頗多認同:“季銘其實就是一個演員理想化的終極形態,商業和藝術都臻至頂峰,流量和獎項高無可高。圈內人脈,圈外口碑,也都不缺。平時不拍爛劇不接爛片,不上綜藝不亂代言,聲譽上不見消耗只見增長。生活上低調簡單,英年早戀,公私分明不妥協不討好——這樣一個人,真的要跳出三界外,不在娛樂圈了。”

季銘搖頭,搖頭,什麼跳出三界外,不在娛樂圈——回頭《默》要上映,還不是得到處跑,累的跟死狗一樣。

……

這已經是季銘和張潔最後一次敲定專案策劃了,《默》的很多前期工作,音樂、舞臺設計,舞蹈改編,都已經開始在做了——今天他們討論的是,其實更多是創作意外的事情。

比如巡演場地,首演當然是在張潔旗下的滬上文化廣場音樂劇廳,縱然無法跟西區那種“定製版”劇場相比,但條件也已經好過絕大多數地方了,首演之後,勢必要在國內巡演,這個地點和場合的選擇,其實挺複雜的,畢竟很多地方的條件未必適合《默》的演出,要去的話,可能要在表現上做一些妥協,妥協到什麼程度,都需要好好討論。

一直到現在,才基本達成一致。

“哦對了,”季銘差點忘了個正事:“我這次去歐洲,碰見一位西區的劇院經理,莫瑞斯,他看了電影,對這個本子有興趣,對我也有興趣——當然,不是你想的那種興趣,眼睛不用放光。他希望拍一個西區版的《默》,我已經答應了。”

“……”

季銘看她一臉欲言又止的樣子,笑出聲來,這件事情確實不必要跟張潔通氣,雙方的合作只在於中文版,只在於國內,未免張潔搞錯狀況,有必要宣告一下這個權利的歸屬。

“我跟你說這個,是因為我還沒確定,是不是要讓我們的演員去西區跟一跟——我擔心會被西區的風格給帶歪掉。國內對音樂劇的欣賞取態,還沒有一個定論,百老匯似的,西區似的,棒國的,內地的,各種外放內斂,傳統的實驗性的,反正大家都是一通亂演,看誰命好名氣大,就有票房——我覺得還是要慢慢摸索一下,吻合中國觀眾審美的音樂劇風格到底是什麼樣的。”季銘拍了拍自己的膝頭:“我們演員裡頭很多年輕人,本身我們又處於音樂劇的下游,他們一去,說不定就開始模仿了,那種你知道的,老外,老黑,特別奔放的,粗獷的,分分鐘要衝下來拉著你耳朵讓你好好聽那種,似乎也不是很好。”

“但是西區那邊表演的釋放和自由度,也是很可取的。”

“當然,”季銘點點頭:“所以才猶豫啊。”

張潔原先要是有人說可以帶隊去西區深度感受一下,甚至學習一下,她萬萬不會拒絕,但是現在聽季銘這麼一說,她也猶豫起來了:“那我們舞臺啊,排程啊,監督啊這些,去學習學習還是應該的吧。”

“對,我計劃帶你們去參加幾次他們的工作坊,西區的節奏比較快,籌備不需要那麼長時間,我們這邊中間調一調,多飛幾次,應該可以排的過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