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422章 Gi Ming (1 / 3)

季銘想了想,還是覺得不能太過分了,就坦誠自己其實已經籌備了不短時間,準備做《默》的音樂劇:“我們已經做了好幾個月了,只是我們國家的音樂劇人才儲備還比較單薄,想要組個稱心的班子不太容易,才一直拖到現在。您剛才的提點,給我的幫助很大,我覺得從威尼斯回去之後,我們的進度會有很大的提高,呃,非常感謝。”

莫瑞斯眨眨眼,配合著他的光腦袋,還有點萌呢。

“……所以你是說這個月,你的音樂劇就會登臺?”

“這個月?不不不,我估計最早也得到十一月、十二月了吧。”季銘估計了一下,一切順利,也得到那會兒才能首演了。

莫瑞斯腦子一轉,鬆了一口氣:“其實,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可以同時做不同的版本。如您所說,中國的音樂劇可能還是剛剛起步,但是英國已經做了很久了,我們有非常成熟的環境、人才、機制,你完全可以借用這些,我相信對中文版的《默》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同時?

季銘沒有立即給他回答,其實他並非沒有想過,拿這個劇本去西區做一版,然後出口轉內銷。但是西區的音樂劇風格,未必符合中國觀眾的口味,無論從音樂、表演上,都是如此——哪怕很多經典英美音樂劇在國內也擁躉無數,但那些畢竟都已經是經典了,完全不能代表大多數的西方音樂劇。

“讓我想一想好麼,離開威尼斯之前,我會給你答覆的。”

“當然。”莫瑞斯對這個回答已經很滿意:“其實這個方案真的不錯,這畢竟是一個你非常熟悉的故事,而在你演出以及製作音樂劇的開始,就能在截然不同的兩種文化背景裡去體會它,兩個版本會有共通之處,也有不同的需求,你可以最大限度地感受到這一切。這對於你在西區,以及中國發展音樂劇事業,都會大有裨益。”

莫瑞斯非常擅長說服人,季銘承認自己心動了。

他點點頭:“我會鄭重考慮的。”

“期待好訊息。”

莫瑞斯的突然介入,讓季銘對威尼斯電影節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不少,於是就表現出一股大將之風來,以至於讓劇組的女人們,都非常欽佩啊。

“不愧是見過大場面的,外頭都炒翻天了,你一點兒不受干擾啊。”桃紅佩服的很。

“啊?炒翻天?”

“對呀,該首映的都首映了,目前為止,最有可能拿影帝的,就是你和《小丑》的男主角了。小陳翻譯給我們看了好些評論和文章,熱鬧的不得了,我們都緊張死了,結果你一點兒不急,是胸有成竹,還是裝的好啊?哈哈。”

季銘看了一圈兒:“賣相這個東西,沒有太大價值的,你說熱門,可能評委完全不覺得,你說沒存在感,也許他就拿了,與其想太多,比如放寬心。畢竟我們做電影,也不是為了拿獎,心態失衡了,得不償失。”

嘖,好一個嗶貨。

如果這裡是他宿舍那幾個,指定一把給他拆穿,奈何這邊,無論是桃紅還是元泉,文晏,或者愛麗絲,對季銘的真面目都不甚瞭解,這個時候雖然也頗為疑惑,卻不能一針見血地戳穿他,只能半信半疑了。

季銘暗暗笑了一陣,把注意力轉回來,拿起那些評論文章看了看。

“傑昆拿影帝的機率,大大高於季銘?”季銘唸了出來,然後看了一下來源:“呦,這位在歐洲好像還挺有名的。”

作者是一名歐洲電影觀察家,常年分析三大電影節獎項歸屬,說的也頗有理有據:“……《小丑》作為一部漫改/英類作品,縱然大獲好評,但我仍然難以想象評委會的評委們會把金獅授予它,威尼斯或許在一步一步變得更加開放,但羅馬不是一天築就,義大利人天生慢性子,也許《小丑》之後,漫改電影奪下金獅不會讓人吃驚,但在本年度,則很難。

既然如此,考慮到威尼斯嚴格地平衡各大獎項,《小丑》在與金獅無緣的同時,會大大增加獲得其他獎項可能性——是的,大家都知道,我指的是最佳男演員,以傑昆·菲尼克斯得到的讚譽,他拿下這座沃爾皮杯,將是眾望所歸。

然而我們必須提及另一位驚人的男演員,那就是季銘,這位天賦卓越的,只有22歲的中國男演員,此前在戛納電影節一鳴驚人,光芒萬丈,同時也成為了義大利最知名,以及最受歡迎的外籍演員之一。這一次他帶到威尼斯的新作《默》,同樣是一部驚人佳作,現實和幻想,希望與絕望,藝術和生命……它探討和展現許多大家廣為關注的問題,也奉獻了征服了所有觀眾的驚豔表演,足堪和傑昆,以及本年度任何一位男演員競爭所有榮譽。

然而問題在於,《默》比《小丑》更有金獅賣相——雖然我也並不認為它會拿獎,不過那是另一個問題了。《默》能夠有力地去競爭最高獎項,將削弱季銘競爭影帝的可能性,評委們不斷地在做權衡,他很有可能在這種權衡中,被‘犧牲’掉……

那也許非常可惜,但,這就是威尼斯——可以拿獎的人太多,而獎項太少。”

其實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小丑》不太可能拿大獎,評委會會給個影帝來做平衡,而《默》雖然也不太可能拿大獎,但它是正兒八經地大獎競爭者之一,那麼在影帝上就要弱勢一點——一種被動的賭博態勢,要麼大獎,要麼邊角料,甚至顆粒無收。

不無道理。

當然,其他的評論裡,也有認為季銘拿獎可能性最大的論斷——“傑昆的表演固然精彩,但坦率地說,換一位實力演員,大機率也能有不錯的表現,這取決於題材、人設,就演員個人而言,他的創造性並沒有太大的展現。然而季銘在《默》裡的表演,極具靈性和創造力,換一個人,絕難重現他的表演,季銘用個人努力塑造了作品,並使它獨一無二,氣質鮮明。如果威尼斯對演員的表彰取態是健康的,毫無疑問,季銘比傑昆更應該拿獎,甚至,哪怕是金獅獎,都應當讓位於對季銘個人表演進行肯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