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還是很高的,現在才一點鐘,晚上的高峰期還沒來呢,超過一億沒啥不可能的。”
——“春節預售很多的,晚上爆發的沒那麼狠。”
“其實想一想,這裡有一個你多我少的關係,《流浪地球》的上座率越高,其實《外星人》《飛馳》這些片子的上座率就可能越低啊,人數不可能一直在增加的,你們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尤其今年春節檔這麼激烈,片多人少。可能稍後幾天,二刷三刷的有可能給其他片子再補上,但今天這個差距,還是有可能拉開的。”
各種分析,相當地專業,如果關注票房趨勢比較多的,確實可以猜出一個一二三四來。
“小破球加油啊!”
……
刷,我刷。
季銘瞅了一眼自己的幾位員工,全在有志一同地刷資料,現在某貓有點雞賊,以前都是半個小時刷一回,現在有實時重新整理的介面了,搞得大家是非常不安心幹活。
“你們又分不到錢,為啥如此激動?”
“為您激動。”
“多謝。”
“為了紅包激動。”林冉眨眨眼,比較坦率。
引來大家一片竊竊笑聲。
紅包是已經拿過的了,跟最後一個月的工資一起發的,唐凡和林冉月工資是三萬六,年末那個月發8個月的,等於是20個月的年薪,72萬吧,這是給經紀人的工資,一般助理和員工,在15萬到8萬不等——當然他們還有2萬左右的紅包一個。
以工作室的年限來說,非常大發。
因為楊如意爭取來一筆橫財,季銘也沒有當葛朗臺的想法——反正整個辦公室,他需要支出的工資成本,不會超過300萬,而且漲幅有限。
“很好,繼續努力。”
於是繼續刷票房。
楊如意滿面春光,她擔心啊,太擔心了,原來她就擔心,季銘的價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得到票房證明,那會兒她就有點不安,等到《遇仙降》爆了之後,她更不安了,因為藝術片爆了沒人會覺得有人在扛票房,那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問題。但是商業片的邏輯是不一樣的,儘管《流浪》是季銘和吳金,再加國產科幻,三扛,但只要能扛起來,那就是證明。
等到季銘和張教授針鋒相對之後,楊如意雖然面上越來越穩,但內心最深處那點擔憂,也越來越根深蒂固。
輸了,咋辦?
顏面掃地,鋪天蓋地的群嘲,甚至多年來季銘苦心孤詣塑造的實力派人氣演員的地位,都要受到重創!
直到昨晚結束,直到她翻微博翻到一點多,這顆心才終於放下來。
天劫過了,接下來不說飛昇,至少往上再走一步是不難。
“看新聞了麼?”
“還沒有。”季銘手上是口碑分析報告,很厚一本,京城文化的宣發人員徹夜未眠做出來的:“吹唄,還能是什麼?”
“那不說了?”
“吹都不看,那還要看什麼?自虐狂麼?”
季銘放下報告,轉過來看楊如意的電腦。
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