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個意呆利記者,要說季銘的紅毯爆炸事件,其實影響最大的,並不是法國,還是意呆利,其中有菲拉格慕的因素,也有意呆利人比較吃這一口的原因——他可能憑著那一段一百米的紅毯,成為了意呆利,尤其是年輕人心中最熟悉的中國明星。
在中國記者圍著問完徐錚之後,這位義大利的捲毛小哥,突然喊了一句難辨清晰的“Ming”,不過大家還是挺明白他在喊誰了。
現場也沒有翻譯。
季銘看著中國記者都很有風度地把時間讓給捲毛小哥,捲毛小哥又吱吱嗚嗚地想用英語問——他四下看看,只好自己拿義大利語問他:“您有問題是麼?”
啊。
捲毛小哥眼睛一亮,像是一隻看見雌性犬類的泰迪,烏溜溜的眼睛瞪得老圓了。
“啊我想問你對義大利感覺怎麼樣?義大利有很多人傾倒於你開幕式的表現,你也代言了我們的頂級品牌,所以你會出現在今年的米蘭春夏時裝週麼?九月份會來米蘭麼?”
嘚不嘚,嘚嘚……
“慢一點慢一點,雖然我會一點義大利語,但沒有這麼厲害。”
小哥笑著趕緊又放慢速度問了一遍。
“米蘭會去,對,之前其實還會去一趟義大利,有一個宣傳片要拍。義大利,嗯,對於全世界時尚領域來說,當然是不可能被忽視的一個地方,不論是時裝週,還是很多讓人驚歎的品牌、設計師,以及製造傳統。我很期待,希望到時候還能見到您。”
“噢當然,我也很期待,謝謝。”
小哥還是比較懂規矩的,問完這一套之後,就往後站了。
“能說說他問了什麼麼?”
“啊?”季銘確認了一遍,看著身邊的徐錚:“我好像挺慘啊,想要被訪一次,還得自己充當翻譯?”
“哈哈。”
“就是問問我對義大利的感想,因為代言的事兒,嗯。”
記者們心裡頭唰唰唰地轉過去好多念頭,被義大利記者追問,也是個噱頭。而且有些帶了攝影師的媒體,也不太相信季銘那麼點翻譯,準備等會回去找同事幫忙。
這會兒,就還是問《江湖兒女》。
剛才徐錚已經說過一番套話了。
“有非常濃郁的賈導的個人風格,而且剛才結束的時候,掌聲也非常熱烈,經久不息。大家都很喜歡這部電影。”
“你覺得它會拿獎麼?”
“我可能沒有評委會的那個水準,所以我沒法給你答案,只能說我非常希望《江湖兒女》,或者其他的華語作品、華語電影人,乃至亞洲電影,能有收穫。”
記者嘆息一聲,覺得沒法弄到什麼料了。
“那你對《遇仙降》有什麼期待麼?想過自己拿影帝麼?”
“之前其實已經回答過了,就順其自然啊,決定不了的事情,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平常心。”
徐錚補了一句:“他還年輕呢,第一部戲就來戛納了,這次不行,還有下次,機會很多。行,謝謝大家,我們後面還有行程,就不耽誤了。”
媒體也只得放行——關於紅毯的那些提問,季銘就當沒聽見了。
《江湖兒女》果然是備受關注,從看完之後,季銘一直能聽到有人在討論這部電影——從他聽到的反饋來說,他跟徐錚的評價,也算是主流吧。賈導心中,不知道是失望,還是有了個底。
戛納第五天,場刊出爐,《江湖女兒》2.9分,滿分是4分,這是個中上的分數,不低。目前為止,只比戈達爾的《影像之書》3.0少一點。
《好萊塢報道者》形容為“一部打破浪漫的史詩”,評價不可謂不高,不過也點出來“某種程度上會有缺乏創新的疑慮”,《綜藝》等其它場刊給出的評價也大致以好評為主——尤為值得一提的時候,趙滔得到了比較高的評價。
評論認為她在其中的表演具有完整性和關鍵性。
一時間,趙滔奪後的呼聲,不僅僅在中國媒體當中傳播,也包括相當一部分歐洲觀察者——趙滔是影后的有力爭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