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對面的一座小茶館裡,身穿格子西裝的王有山正和身穿長袍的王劍秋相對而坐。
“你有什麼訊息?有關軍情還是有關政情?現在訊息滿天飛,有說錦州要大打的,還有說蔣委員長要下野的,什麼樣的訊息都有,如果還是那些不靠譜的訊息,趁早別浪費大家的時間。”
王有山用審視的目光打量著眼前這個陌生人——這種賣新聞的訊息販子他見得多了,不過絕大部分還是捕風捉影的一些東西,真正有價值的訊息可以說屈指可數。
“王先生,先別這麼著急。我也姓王,王劍。說起來,咱倆還是同宗。”王劍秋一邊套著近乎,一邊從懷裡掏出一個牛皮紙包,把牛皮紙包放在了桌子上。
“我先給你看樣東西。”
王有山拿起油紙包,開啟一看,裡面是一摞法幣,看數量大概有幾十張。
“什麼意思?”
王有山有點納悶,本來以為是賣訊息的,不過看樣子,不像是賣訊息,倒像是有求於人。
“很簡單,王先生是華聲報社的知名記者,所撰寫的新聞在業內很有影響力,友山之名,在南京新聞界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此次前來,是想請王先生幫我寫一篇文章。”王劍秋微笑著說道。
“找槍手?”王有山的臉上露出不屑的笑意,“那你找錯人了,我王有山不吃這碗飯。”
“不,王先生,您理解錯了,”王劍秋笑眯眯的說,“這個文章,不僅對我有利,對您也有利。”
“說說吧!什麼文章,我給你半小時的時間。”王有山抬腕看了看錶。
王劍秋不由的皺了皺眉頭,按照原計劃是要用研究新聞稿的名義,把這個王有山拖一整天的,但現在看,王有山根本不給自己這個機會。
那只有執行第二套方案,直接將王有山控制住。
“是這樣,現在外界盛傳校長下野,輿論上也對校長多有不利,不過我現在有確切的證據表明,張少帥拒絕了校長從南京出兵前往錦州的提議,並且將自己手下的嫡系部隊部署在了津浦線一帶。”
“哦?你有國防部的軍事簡報?還是有校長的親筆信?”王有山的臉上露出嘲諷的笑容。
“都有!”王劍秋咬咬牙,一口承認。
“真的?”王有山的臉色開始認真起來,如果真的有這兩樣東西,那可是絕對的大新聞,足夠讓自己在整個報界一炮打響,成為比肩範長江,徐英等名記的新聞界大咖!
“真的。”王劍秋很肯定的回答。
“拿出來我看看。”王有山臉上露出幾份興奮之色。
王劍秋搖搖頭,開口道:“這個地方不安全,我們換個地方談。”
“換地方?”王有山遲疑了一下,不過看上去,校長親筆信的誘惑力實在太大,片刻後,他就點頭同意了王劍秋的請求。
兩人起身離開茶館,半小時後,王劍秋領著王有山來到了中央路的一處民居里。
這是特務處的一處聚會地點,備選方案就是用大新聞把王有山引誘到這裡,然後控制住。
“好了,到了。”
王劍秋推開門,站在門口,舉手迎客。
王有山微微一笑,口稱“多謝”,舉步邁進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