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氏的出嫁,驚動了整個朝陽縣。提供了上至商賈富戶、下至平民百姓的茶餘飯後的豐富談資。
出嫁那日,花轎後面是十八抬價值不扉的嫁妝,坊間還謠傳殷明月給劉氏陪送的不知數目的鉅額嫁妝銀子,女兒給孃親出嫁妝,怎不嘖嘖稱奇?
從縣衙還流出一種說法,殷家長女殷明月自立了女戶,雖然姓殷,卻己是獨戶;殷家長子殷明松雖進入成家一起生活,戶籍卻是在京城魏家;劉氏與殷明星、殷明陽隨母進入成家,改姓成姓。劉氏與她的兒女,本是一門五口人,現在卻變成了三處官籍,簡直是朝陽縣,甚至是大齊國僅見。
此事如明月的醬油發酵一般,在朝陽縣城發酵著,直至發生了質變。
朝陽縣的小寡婦們,自此一事,一改過去低頭順目的形象,各個揚眉吐氣起來,過去屑於改嫁的,心思活泛起來了;過去想改嫁的,眉含情、眼含笑起來,將改嫁當成了人生目標。
而最最心活的,莫過於成鴻略的長兄和長嫂,原來想將孃家侄子娶了明月的大夫人,一聽說明月還是姓殷,將主意又打回了兒子成寒和成竹身上了,心裡己篤定了殷明月這個兒媳婦了。
成鴻謀最初是不同意的,心眼裡有一種書生的清高和為官者的自持,不想娶獨立女戶的殷明月做長媳,心眼兒裡更是瞧不起三弟成鴻略,堂堂縣太爺,竟然為了銀子娶個帶了四個娃子的寡婦。
然大夫人連氏卻是如打雞血般,大有不將明月娶到手誓不罷休的架勢,也是,十萬兩銀子,明晃晃的能閃瞎人的眼睛。
每天在相公枕邊吹耳邊風,終於成鴻謀鬆了口,不過只同意做二兒子成竹的正室,不同意被寄予厚望的長子成寒娶明月,然連氏卻有著自己的小九九,心想著,若是殷明月看中的是大兒子成寒,她也會想千方設百計想辦法讓老爺同意的。
正是有了大夫人這層期盼,才換來了劉氏與成家兩房還算和睦相處的日子,也算是意想不到的結果。
......
兩輛馬車得得向向陽村出發,因幾日沒有下雨,路面灰塵飛揚,馬車很是顛簸,顛得車裡的人七昏八素,好不難過。
歲蓮用帕子掩住口鼻,萬分不悅道:“娘也真是的,讓咱們屈尊降貴去看那小農女!!她也不想想,這小農女不隨她寡婦娘嫁入成家,肯定是三叔瞧不上她!連做繼女都不佩!!”
“不許說我姐!!”
“不許說我姐!!!”
四道稚嫩的聲音異口同聲回答,竟是松兒、高兒、明星和明陽,四人一起,一幅炸了毛的貓要拱撓人的模樣,嚇得歲蓮登時禁了聲。
為了與明月迅速親近,大夫人竟勸說著成家三房、加上成裳家的所有小輩們一起來看明月,松兒和高兒自然也一起。
大房成寒、成竹、成林、歲蓮,二房成冬、成夏、歲荷,三房明星、明陽、松兒、成高;成裳家的呂嶺、呂峰,一行人、兩輛車,因男子們居多,松兒和高兒和女子們坐了一輛車,其他的男子們在後面一輛車。
見妹妹一副上不得檯面的樣子,成寒瞟了一眼妹妹,輕聲叱道:“沒個縣丞家小姐的樣子,臨出門前娘交待什麼了,這麼快就忘了?!”
歲蓮撇了撇嘴,不以為然的轉頭看向車廂外,不再理會車中眾人。
事實上,知母莫若女,歲蓮又怎會不知道自家孃親的心思?娘這次,就是讓大哥和二哥,如同三叔成鴻略一樣,找只會下金蛋的雞回家養著,日後吃穿不愁。
歲蓮倒想看看,這農家會下金蛋的殷明月,死活賴在向陽村不走,她的家到底是金窩窩還是銀窩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