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龐德龐太史。
“陛下!臣乃忠臣,臣是絕對的忠臣啊!不是奸臣!”
“忠臣會兩面三刀的嗎?朕看你就是奸臣!”
楊帆哪裡會給他面子,直接怒喝。
哪知這龐德卻神情激動的跪著上前兩步,把手中書冊舉高,遞給楊帆。
“陛下,請閱讀《國史》,再確定臣之忠奸!”
“嗯?國史?”
楊帆愣了一下,龐德是太史,負責撰寫史書,但是這個時候了,他拿出史書,做何目的?
不過楊帆還是饒有興趣的翻閱起來。
這國史並不厚,僅僅是楊帆登基後這幾年的歷史。
大業元年,楊帆登基,大赦天下,整頓朝野,一上臺便剷除了眾多貪官奸臣。
大業二年,榮國夥同離火國大舉進犯,楊帆御駕親征,大敗敵軍,鞏固朝野。
大業三年,楊帆親自監督,挖通大運河,發展國家經濟。
……
大業七年,宇文孟德作亂,楊帆以己為餌,委身後宮,假裝沉迷女色以迷惑反賊,實則暗中佈置平叛。
七年時間,楊帆在史書中英明神武,大放光彩,簡直是聖主明君,功蓋堯舜。
楊帆修道七年,幾乎啥也沒幹,不理朝政,後面穿越過來更是沉迷享樂,但這史書上卻各種避輕就重,把很多功勞都拐彎抹角的算在了楊帆身上,犯的錯卻壓根沒寫。
當然,龐德是史官,需要辯證對待,也不是沒有批評楊帆。
比如楊帆不近女色,只顧殫精竭力治國,導致七年未生一子。同時龐德強烈譴責丞相宇文孟德,全國各地搜刮美女,供自己享樂,其中甚至還有九鳳銜陽,百鳳還巢等極淫行為。
還有楊帆只顧百姓不顧自己,從不修繕皇宮,簡直有損帝皇威儀。對比下來,龐德又抨擊宇文孟德在自家丞相府修建酒池肉林,純金車輦。
最後綜上所述,龐德誇讚楊帆為千古一帝。
什麼修道,什麼酒池肉林?什麼沉迷女色?沒有的事。
這都是宇文孟德干得。
龐德秉筆直言,真真切切,每一句,每個字,都透露著一個意思。
楊帆合上史書,甚是滿意,看向龐德,眼神語氣變得溫和。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書為鏡可以辨忠奸!”
“這麼看來,龐愛卿果然是忠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