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不是有石像人嗎?”
龍、蛇,不解的望著胡山雕,胡山雕聳了聳肩,“虛空真的虛無嗎?”
黃弓蛇與嬰龍座雖然不知道“虛空割裂”,但對“虛空”還是有較深的瞭解,他們當然知道“虛空”並非真的“虛無”。虛空中也存在著大量的虛空建築,而這些虛空建築就是虛空在漫長歲月中凝聚而成的,但是由什麼凝聚而成的?
就算沒有“虛空割裂”,死在“虛空”中的修煉者,毀滅在虛空中的星艦等等都是不計其數的,虛空建築就是由這些凝聚而成的。但在虛空中死亡會被“融解”,融解的一切都會儲存於虛空“命氣”,黃弓蛇與嬰龍座也曾在“虛空”中提煉過“命氣”。
“就算有石像人,石像人也會在第一時間被割裂,等它被虛空命氣收納,我們仍然受限於實力而無法捕捉的”,黃弓蛇依舊不解。
“麻的,我們是祭祀命修,石像人就是祀像,我們會因為祀像崩碎而無法感知到嗎?而我們感知祀象需要祭祀術嗎?”胡山雕突然覺得黃弓蛇跟嬰龍座的智商,隨著年齡幼稚化而下降,這讓他很擔心其他的洪荒客是不是也有這種症狀。
“完了,性格人設受年齡退化影響,智商若也受到影響的話,我的軍師聯盟豈不是解散了?最小的洪荒客是九歲,這起碼也得十年才能成熟啊!”
黃弓蛇跟嬰龍座面面相覷,他們顯然也發現自己兩人越來越“笨”,也不能說笨,應該說“思維”變得遲鈍,“破除塵封的代價,要比預料中的大啊”,黃弓蛇苦笑。
三人離開“虛空窟窿”,陣的種類很多,但也不需要多複雜的陣,簡單的陣也能引發“虛空空間”失衡。雖然“石像人”並不是他們三人哪位的,但只要是無主“祀像”,祭祀命修都能感知並利用。
命氣緩緩輸入“石像”人並控制著它們滲出內部,再滲入“石像人”表層的“陣紋”,由於“陣”很簡單,再加上都是三人熟悉的,99條陣紋由三人分攤輸入命氣,命氣最終匯入到陣核位置,所有陣紋“亮”了起來。
此陣名為“散氣陣”,也就是將命氣散溢位去的功能,而“命氣”只需要散出一點,就足以引發“虛空空間”的失衡。但不是說“虛空空間”內沒有“命氣”,空間也是需要“命氣”才能維持的,虛空窟窿能夠出現就意味著它已經完成“命氣值”汲取與消耗的平衡。
這種平衡屬於偶然、隨機的出現,也唯有一定的契機出現,才能“人為”的營造出平衡,也因此,虛空窟窿的數量並不多。
從“石像人”錶殼溢位的命氣瞬間打破空間平衡,整個虛空窟窿狂暴震盪,石像人倒沒有在第一時間被切割得粉碎,它仍然保持整體,但整個軀體已是裂痕累累。大量虛空命氣從這些裂縫中湧入,“石像人”內部是另有空間的,否則,胡山雕三人也無法擠進去。
情況出乎胡山雕的意料,但是好的情況,祀像收放自如,只是隨著虛空命氣的湧入,石像人有失去感知的跡象,胡山雕當機立斷將石像人收了回來。石像人一離開,虛空命氣沒有的可“儲存”的目標,彼此衝撞,融合,絞裂,但這些都是在無形中發生。
胡山雕扛著石像人飛速奔跑,一龍一蛇緊跟其後,轟,後方有巨大的氣流襲捲而來,原本無形的虛空命氣,此時形成巨大的“氣柱”,從拳頭大小的洞口,沖天而起。但奇特的是,洞口並沒有被撐大,氣柱也因此底端小,上端大。
大量的自歌獸被驚動,紛擁而來,圍著“氣柱”唱起了歌,自然不是崇拜,而是把“氣柱”當成入侵的敵人,然而,一直有效的歌對氣柱卻毫無作用。自歌獸並不氣餒,反而越唱越高亢,令人啼笑皆非的結果出現,大量的自歌獸把自己給“唱”死了。
沖天而起的“氣柱”持續了十餘分鐘,自歌獸的“自”嗨是無法持續這麼久的,而“自歌”對於它們而言也是需要付出消耗的。“自歌獸”的智商不高,它們領地意識強,戰鬥時不死不休,也就造成它們最後把自己給“唱”死的結果。
胡山雕三人並沒有看到這個結果,他們被“氣柱”溢散出來的“氣流”所衝擊,得虧胡山雕選擇的是內“島”方向,他們直接被“吹”進的島腹。而“自歌獸”在“強敵”沒有擊敗前,透過“自歌”不停呼喚增援,島腹內的“自歌獸”也因此不斷前來,讓胡山雕三人免遭圍毆。
黃弓蛇跟嬰龍座很自覺的離開,胡山雕在確定這兩傢伙不在附近後,內視“本命”裡的“名曰”,名曰:太清、玉清、上清、胡山雕,這四個名其實就是四尊祀象或四根祭祀權杖。
大佬們破除塵封時,也必然考慮到“職業祀像”會隨之消失,洪荒客是不需要透過祭祀學院獲得“祭祀術”的,他們屬於天生就擁有“祭祀道術”的群體,
胡山雕原本是要“連線”洪荒跟太清,再與“石像人”進行“連線”,但他有兩個本命,一是洪荒,一是道珠。嘗試“太清”連線“洪荒跟道珠”,失敗,嘗試“太清跟洪荒”或“太清跟道珠”,成功。
受命於祭,祀奉於洪荒天地,令其名曰:太清像。
不知存在於何處的“洪荒天地”降臨,“太清之名”化成一尊與面容俊郎,三米高的影像,“石像人”本已裂縫斑斑的軀體頓時飛出一塊塊碎片,融入“太清”虛幻影像內,虛幻慢慢的凝實。
此時的石像人已經失去半個頭顱,左軀幹,但腹下仍然保持完整,胡山雕撓了撓下巴,放棄“名曰”太清祭祀權杖的打算。黃弓蛇與嬰龍座的操作跟胡山雕並無不同,但他們“名曰”出來的祀像容貌,跟他們看似不一樣,但若是與他們早期有過接觸,則就會發現是一樣的。
太清像並不是胡山雕的“臉”,而是太上老君的臉,也就是三清一分為三的太上老君(太清)、琰黃(上清)、李銀聃(玉清)。
或許是因為“本命”層次太低的原因,一龍一蛇加起來的消耗與胡山雕的“太清像”持平,“石像人”還剩下完整的下半“身”。胡山雕大喜,將黃弓蛇、嬰龍座再次趕走,這次連線的就是“太清與道珠”,但如何操作呢?
胡山雕正琢磨著時,道珠出現,將剩下的“石像人”直接“資訊化”再回收,道珠內,原本如圖書館的格局,驟然間轉為汪洋大海。無數的資訊資料、影像等等轉為滔天巨浪,巨浪層層疊疊中,隱約有一根“棍”子在浮浮沉沉,但最終,出現的卻是一張“圖紙”。
道珠返回胡山雕“本體”內時,胡山雕得到“120萬星幣”的資訊,他頓時苦笑,“洪荒天地”具現“太清祀像”沒有收取任何報酬,道珠卻是“親兄弟,明算帳”。
“大佬雕,發財了,發財了”。
正苦惱去哪裡賺120萬星幣時,嬰龍座欣喜若狂的呼喊傳來,胡山雕將“太清祀像”收回“本體”內,邁步朝嬰龍座奔去。
“天地有命,萬物有本;命薄如紙,本有六藏”。
胡山雕覺得再將一切統歸於“本命”並不合適,本命是屬於天地的也就是洪荒,本體六藏才是屬於自人的,本命是隱藏在本體內,所以,胡山雕覺得本命的一切都該稱為“本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