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殘忍,可犧牲一個兒子而拯救了全家,整體算起來還是值得的。
而有的家庭出來的兒子,為了立功領賞錢幫助家裡,是自願去送死的。爹孃也不希望這樣地好兒子死的,也沒有那麼殘忍。
莊子家不缺銀子,他是不會犧牲某個兒子來養活其他兒女的,他沒有那麼殘忍。
本來!莊子是想找一個好人家的女兒來做兒媳婦的,結果!招了個上門女婿回來了。這樣!他不得不為小兒子莊粟重新作出選擇,找一個好人家,把兒子給“嫁”了。
莊粟卻是無所謂,他說他就是服兵役也不會是普通的兵,他要做將軍。可莊子不同意,不願意他為宋康王作無畏地犧牲。
要是為生存而戰的話,莊子是不會反對兒子去服兵役的。可現在?這不是?大周天下近幾百年來的所有戰爭,幾乎都是沒有意義地戰爭,都是為諸侯爭霸而戰爭,並不是為生存而戰鬥。
在莊子與賣兒的強烈反對下,莊粟也只得依照爹孃的意思,不去服兵役,尋找一戶人家,把自己“嫁”出去。
莊子家的兒女,跟儒家和諸子百家其他學說門派教育出來的子女不同,莊子的兒女個個都是道家,都可以上講臺講道的。都是真正地道家,不同於楊青兒那個道家。
不!楊青兒是因為跟隨祖父楊朱的時候太少了,沒有全面接受楊朱的講道。楊青兒不是真正地道家,只能說是受道家影響很深的道家。因為!她的想法過於偏激。
所以!莊子的兒女跟楊青兒不是一個性質的。
莊子家的兒女,都沒有姓氏方面的觀念。跟莊子一樣,兒女姓莊也可以,跟別人的姓也可以,你愛姓啥就姓啥!
也就在莊子為兒子入贅做上門女婿找不到人家的時候,家住蒙縣縣城的監河侯正好來小鎮上視察工作。碰巧的事,在小鎮上與莊粟碰了個照面。鎮長大人受到宋康王的使臣逼迫,見到莊粟就催促他成親生子,早日去服兵役。
“快快快!我再給你三個月的期限,春祭前你再不成親的話,不要怪我不仁義了!我就強行拉你去服兵役……”
監河侯見莊粟長得一表人才,就喜歡上了。事後!問鎮長是怎麼回事?鎮長就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
“問他願意不願意入贅我家?”監河侯著急地問道。
“這個?”鎮長大人也不知道。
後來!在這位鎮長大人的說媒下,莊粟做了監河侯家的上門女婿。
莊子不喜歡監河侯這個人,可為了避免兒子不去服兵役,也只得答應了。
“只要不服兵役!算了!算了!”莊子嘆道。
賣兒也不願意,看不慣監河侯瞧不起他們一家人。可是!為了兒子,她不得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