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準備出門尋子,卻被賣兒挽留了下來。?? 八一?中文 ≈=≤.=8=1≈Z=≠.COM
賣兒想懷上娃後再讓莊子走,她知道,莊子這次去尋子,不找到兒子是不會回來的。所以!她想先懷上娃,等到莊子回來了,娃也就出生了,兩不耽誤。
對莊子來說,認為生養的兒女越多、子孫後代越多,父母長輩操的心也就越多。要是看著兒孫受苦,心裡一定難受。所以!他不想生養太多的兒女。
特別是在這個亂世當中,自己都無法保證自己,又怎麼能保證兒女們不受苦受累呢?
莊子認為:生養兒女太多而不能保證兒女們都健康快樂,要是兒女們受苦受累的話,那就是你的殘忍!
作為父母長輩,怎麼能忍心兒女後代們受苦呢?
特別是生逢亂世,命不保夕,你生養太多的兒女你是不是太殘忍了?
在莊子的認知觀念中,是沒有子孫後代,家族、家譜傳承這種迂腐、庸俗的觀念的。
因為!道家認為,人只是天地中的一個物種而已。人類只是一個適時而生,順時而亡的物種而已。當人類和人類文明都不存在了,你說你還跟誰去談家譜,去說家族傳承?
再則!姓氏的傳承是假的。所謂“雜種不雜姓”,姓與後代是不是你的血脈,是沒有關係的。也許子孫後代是你的姓,卻不是你的種子。
不說遠的,也許你唯一的兒子,就不是你的種。也許你的兒子雖然姓丈夫的姓,卻不是丈夫的種。
所以!姓氏傳承是假的,血脈傳承才是真的。
其實!在道家的觀念中,血脈傳承也一樣只是證明你們有著血脈關係,而不一定有著親情。
沒有親情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家族,都是扯蛋!
親情!才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地東東。
人與人之間若是無情,什麼都免談。
莊子雖然不信奉家族、血脈什麼地,可他卻在意最現實地東東。那就是!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
因為!這是最實際地!
如果我們無情,我們就無法與人相處。
如果我們無情,我們還生養兒女做什麼呢?
所以!既然決定生養兒女,就要保證兒女們能夠生活下去、生存下去,而不是生養他們來達到你的什麼目的,更不是讓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受罪。
如果我們沒有這方面的考慮,盲目地生養兒女,那我們就是太殘忍了。
為了滿足賣兒的要求,莊子不得不留下來,多住了一些時日,直到賣兒願意放他走了,他才決定走。
至於賣兒有沒有懷孕,莊子是清楚的。他不想賣兒懷孕,可看著賣兒那個急切地樣子,他又只得讓賣兒懷孕。只有讓賣兒懷上了,他才有機會走。不然!賣兒是不放他走的。
轉眼到了公元前341年,周顯王28年,魏惠王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