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道家認為:無論生活多麼艱難,都有我們生存下去的機會,都可以找到規避的方法。
而人類!自從有了智商後,不但沒有過上幸福地生活,還過上了比野獸還不如、還不安全的生活。人類自從有了智商後,有過平靜幸福的生活,可是?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都是很短暫地。在短暫地幸福生活之後,就是漫長地相互殘殺過程。
人類為什麼會這樣地?有了智商反而日子過得連野獸都不如了呢?
原因是很簡單地!
是因為人類的生活方式出現了問題!說具體一些,就是人類的人生觀、世界觀、宇宙觀出現了問題。因此!在沒有解決觀念的問題前,人類是不會有永久幸福的時候。就算有,也只是暫時的。就算有,也只是少數人暫時擁有過。而大多數人,與幸福無緣。
講完了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與比較,講完了社會現狀,莊子又開始重複講解人與家庭、家族、團隊、組織、地區、國家的關係。
就跟恩格斯寫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內容差不多,莊子給公孫衍上了一堂社會學課程。
當然!莊子講的與恩格斯寫的不完全一樣,但是!差不多就那麼回事。
人類最初跟野獸一樣,是單兵作戰的。後來!也跟野獸一樣,母親承擔了生育的功能,父親成為了養家的工具。再後來!母親不僅承擔了生育功能,還一樣負責養家。
因為!父親是靠不住的。當然!並不是說父親不負責任。不負責任是一個方面,而是!更多地是因為危險。獲得食物是很危險的,有很多雄性在尋找、獲得食物的時候受傷和死亡了。
所以!母親承擔了更多地責任。
所以!後來就有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會。
母親為了獲得食物,為了生育、撫養子女,就必須使出手段。所以!在人類歷史上,母系社會是相當地漫長,比父系社會要長許多。
後來!隨著人類的智力增加,雄性才開始有了反抗。雄性佔有天生的體能,從而佔有了資源。最後!成功逆襲,形成了父系社會。
其實!雄性強健地體格並非天生的,相反!天生的雄性可能在體質還不如雌性。但是!雄性在長期的母系社會的“奴役”下,練就了強健地體格。
講完了母系社會,莊子就開始講家庭、家族、部落。
家庭、家族、部落的形成,其實就跟國家的形成一樣,都是為了集體利益而組合在一起的。
什麼是集體利益呢?
生存!有利於集體成員的生存,這就是集體利益。
國家是許多家庭、家族、部落的組織體。
所以說!國家不是先天就存在的,是後來需要而產生而存在的。
所以說!國家也不是永遠而存在的,國家只是人類在追求生存的道路上,必然產生的一個機構。當國家不能保障子民生存的時候,國家就不存在了。當人類已經理智地生活,沒有更大地危險,不再相互殘殺,國家這個機構也就不存在了。到了那個時候,就到了老子所說的“小國寡民”的理想生活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