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 {setPageStyleFont(;} catch(ex{}
中的: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這一段話是什麼意思?
看了好多解讀的書,好像都沒有解讀到點子上。有的!就是胡說八道,東拉西扯,嚴重違背了莊子的原意。因此!不得不在這裡認真、負責地解讀一下。
我們先把這一段翻譯成白話文:
泉水乾涸了,小溪溝變成了陸地。生活在小溪中的魚兒都被困在那裡,它們相互依偎,彼此張大著嘴巴出氣以此取得一點溼氣,彼此以唾沫來相互滋潤,苟延殘喘。
如今失去了泉水的源泉,沒有了生存的依靠,才想起當初生活在江湖中的自由自在。後悔當初選擇了錯誤的依靠,才來到這條小溪中。既然如此,不如接受現實,把過去在江湖中的快樂也忘卻掉,改變一下認知觀念,然後!重新選擇一下“魚生”。
與其讚譽堯的聖明而非議夏桀的暴虐,不如把他們給我們帶來的幸福與痛苦都忘掉,改變一下我們的認知觀念。然後!重新規劃一下我們的人生。
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過程,不過是為了活著而已。人與萬物一樣,來源於天地之間,來源於道。就讓我們站在道的高度上來看待人生吧!而不是依賴於聖明的堯或者是暴虐的夏桀。
這一段文字是莊子寫“真人”之後的轉折點,一段承前啟後的文字。
更直白地解讀一下就是:魚處於陸地上了,早晚都是要死的了。你後悔選擇錯了依靠也沒有用了,因為已經成為既定事實,必死無疑。你就是再懷念過去的“魚生”,想著過去在江湖中的快樂也沒有用了,你回不到過去了。
還“不如相忘於江湖”,把過去全部忘掉,用最後的時間來思考“魚生”,“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不如兩忘而化其道”,最後這句話才是關鍵。理解了最後這句話,你就知道前面說的是什麼了。
“不如兩忘而化其道”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要我們皈依於道,站在道的高度上看待人生、“魚生”。
當然!不要教條於:莊子這麼說的意思是:要我們“勇敢”地面對死亡,接受死亡。人生、“魚生”都沒有意思。要是這樣理解,就是藉機故意抹黑。或者!沒有結合上下文來理解。
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
魚怎麼跑到陸地上來了呢?是因為魚兒當初選擇了錯誤的“魚生”方向,魚生觀錯誤了,沒有選擇江湖大海而選擇小溪為自己的生活環境。結果!小溪乾涸了,失去了生活的依靠,面臨著死亡的危險。
其實!這段話是很有喻意的,就是喻意著我們的人生也一樣,往往因為選擇了錯誤的路線,從而讓自己面臨著困難和死亡的危險。
莊子指的“錯誤的路線”是指人生觀!
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宇宙觀錯誤了,我們不只是某件事做錯了,而是!我們的整個人生都錯了。
莊子說的是這個意思。
然後!莊子才寫: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意思是:你讚譽這個人好評論那個人壞,都沒有意思,不如不遵照他們的那一套,我通道。我以道為人生觀、世界觀、宇宙觀,你們的那一套都是站在人與社會的關係的角度上來處世的,境界太低了。
你們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庸醫,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沒有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
正如後面罵子貢的那樣:“他們那些儒家,沒有懂得什麼是人生,又怎麼會懂得禮的真實含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