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道家,他們都隱藏得很深,平時很低調地生活,裝比生活。實則!一個個身懷絕技,深藏不露。別看他們衣著樸素,也許他們都是家財萬貫。
這些人看到莊子後,見他那麼年輕,顴骨突出,本來就瘦,又蓄著幾根鬍鬚,顯得更是瘦了,一個個都有些失望。
不過!看在介紹人道家五隱士的份上,一個個又不得不正視起來。再則!人家是楊朱前輩的親傳弟子,沒有兩把刷子楊朱前輩是不可能把如此重任交給他的。
他們這些人,大多數人都聽過楊朱前輩的講道,都是聽了楊朱的講道後才徹底悟道的。
所以!他們都接納了莊子,都想試探一下,這個年輕人是不是名副其實?
為了安全起見,大家並不是在一個地方集結,而是分散在小鎮上的各個客棧、酒肆、飯館等地方,完全充當那種來都城辦事的樣子。
由於宋國都城比較小,想進都城的人,都必須提前拿著戶牒去城門口辦事處辦理入城手續。相當於現代社會的車牌限號,每天只接待那麼多人進城,多出來的人一律安排到第二天。
所以!前來宋國都城的人,都在都城周邊的小鎮上落腳。都城外圍的小鎮,也因此繁華起來,成為宋國的一道風景線。
為了安全起見,莊子並沒有敢公開講道。不過!大家向他提問,他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儘自己的能力來解答。
大家對於他的講解,都比較滿意。至於心界,這些人有些聽不懂。
在楊朱時期,心界還在探索時期。楊朱一心講道,對於心界的修煉,沒有什麼進展。以至於他在心界修煉方面,還不及列子。
再說!楊朱也只傳授給內傳弟子心界功法。對於外人,他只講道,不講心界功法。
所以!楊朱時候的人,只有少數人修煉道家心界功法。大多數人,只研習道家學說理論,感悟人生。
楊朱對心界方面的修煉,完全是隱居後才悟道出來的。可他傳授給莊子時,又由於莊子年齡太小,沒有社會閱歷,從而造成對很多方面不能理解。
對於心界方面的修煉,是必須有一定社會閱歷的。你沒有一定地社會閱歷,有些功法你是無法理解透切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莊子在心界修煉方面,比容兒、楊青兒她們都慢。雖然他是師父,可他想參悟透切,卻要費好大地勁。而當他把修煉心得告訴容兒、楊青兒、賣兒等人後,她們卻是一點就通。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就有這麼神奇!讓莊子不服也得服!
莊子每天除了給這些老前輩講道外,就是關注著都城皇宮內的情況。
也奇了怪了,宋國都城自從春耕大祭後,異常地平靜,沒有任何變化,更沒有在防衛上作出什麼調整。從表面上看,比以前更松馳了。
經過打算,春耕大祭這天,孃親並沒有參加公開祭祀活動。而宋剔成呢!一切正常,好像並沒有邀請她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