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些什麼又好像什麼也沒有說,他們不參與別人的爭論,站在一個旁觀者的立場,站在更高的角度、立場來說。所以!說了等於沒有說,一般人聽不懂、不理解。
因而遨遊於世俗之外,好像不是人。
孔夫子認為這些都是輕率不當的言論,認為沒有人可以做到,也不可能做到。而我卻認為說得很好、很精妙,這正是我們學習和效仿的榜樣。先生你認為怎麼樣呢?”
長梧子說:“這些話,就算黃帝聽了也會疑惑不解的,而孔丘他怎麼能夠理解呢!而且!你也得意得太早,就好像見到雞蛋便聯想到報曉的公雞,好像就有了公雞似的;見到彈弓便聯想到烤熟的斑鳩肉,好像已經獲取了斑鳩似的。
其實!那還早著些!還沒有達到道家修煉的最高境界呢!
現在!我就給你隨便地說一說,你也就隨便地聽一聽。
怎麼不依傍日月,懷藏宇宙,跟萬物吻合為一體呢?怎麼不置各種混亂紛爭於不顧,把卑賤與尊貴都等同起來呢?
世人總是一心忙於去爭辯是非對錯,爭論不休。聖人卻好像十分愚昧無知,沒有覺察、感覺似的。
其實!聖人站在道的高度上,站在更高地境界上來看待世事的。聖人縱觀人類歷史和古往今來自然界的變遷,而驗證了“道”。所以!聖人不為紛雜錯異的世事所困擾,內心純淨。
人與萬物一樣,都只是大地上的一個物種而已,都只是天地的一分部而已,都是道。
我們要是站在這個高度上看待世事、萬物、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人與萬物之間的相處,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社會就不會這麼混亂。人與人、人與萬物之間的相處,就會相互蘊積,形成渾樸而又精純的狀態。
我怎麼知道人們都貪戀地活著,他們的人生是不是就沒有困惑和苦惱了呢?我又怎麼知道人們都害怕死亡,他們的人生是不是就像走失的孩子不知道家在何處,不知道回家了呢?
活著!難道我們就沒有困苦了嗎?死亡!難道我們可以逃避嗎?
麗姬,是艾地封疆守土之人的女兒,因為長得漂亮,晉國征伐麗戎時俘獲了她,沒有殺她。她當時哭得淚水浸透了衣襟,以為自己完蛋了;等到她進入晉國王宮,被寵為夫人跟晉侯同睡一床,吃著美味菜餚時,後悔當初那麼傷心地哭泣,差點錯過了好日子。
所以!我們又怎麼知道那些死去的人,他們會不會後悔當初是那麼地貪生呢?我們又怎麼知道死後的生活是不是就不如活著的時候呢?就好比麗姬那樣?以為完蛋了,卻享受著榮華、奢侈。
睡夢裡飲酒作樂的人,天亮醒來後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困苦,回想起夢中的快樂生活,很可能會痛哭飲泣;睡夢中痛哭飲泣的人,天亮醒來後又要去逐圍打獵,回想起夢中的痛苦,覺得是那麼地可笑;正在做夢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夢,以為是真的,是現實生活;有時!在夢中還做了一個夢,醒來後還會占卜剛才所做之夢的吉凶。真正醒來後,才知道剛才做了一個夢中夢。
人在最為清醒的時候,才知道人生就好像是一場大夢。而愚昧的人,則以為他很清醒,好像什麼都知曉什麼都明瞭。其實!他們的人生就跟做夢沒有兩樣。
不管是夢還是現實,都是由意識、思想來決定行動的。是因我們意識到了,思想到了而後開始行動。所以說,夢與現實都是一樣地。
人生如夢,在夢的世界裡與在現實的世界裡,我們的境遇恰恰相反!
在現實世界裡,我們可能是牧人,但在夢的世界裡,我們可能是君王。在現實世界裡,我們可能是君王,但在夢的世界裡,我們可能是個牧人。
所以說!君王尊上、牧人卑下,這種觀念實在是淺薄呀!
孔丘和你都是在做夢,活在夢的世界裡,幻想著未來的美好,心裡自我滿足著。我說你們在做夢,活在夢的世界裡,其實我也在做夢,以上說的都是夢話。
上面講的這番話,聽起來覺得它很奇特、怪異,讓人不解。但我相信!萬世之後一定能夠遇上某位大聖人,理解這一番話的含義。這樣地大聖人,恐怕也是難得一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