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莊子的故事> 第21章 莊子《齊物論》白話文(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章 莊子《齊物論》白話文(一) (1 / 2)

南郭子綦坐在几案的後面,仰面向天緩緩地吐著氣,那個樣子好像不是人而是某個物在緩緩地冒著氣。

他的學生顏成子游陪站在他的跟前,問道:“這是怎麼啦?老師?人的形體誠然可以使它像乾枯的樹木那樣,難道?人的精神和思想也可以使它像死灰那樣不能復燃嗎?我們真的能夠做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老師你今天坐在那裡的樣子,跟往昔坐在那裡的樣子大不一樣!老師?”

子綦回答說:“偃,好!這個問題你問得很好!今天我忘掉我自己了,你知道嗎?修煉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忘掉,不要把自己當成人,而是當成物,與大自然中的其他物一樣。

忘掉自己就是忘掉人世間的是非、對錯,不被世俗所困惑。從世俗中跳出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忘掉自己。

你只聽到過‘人籟’卻沒有聽到過‘地籟’,你即使聽到過‘地籟’卻又沒有聽到過‘天籟’啊!”

子游問:“我冒昧地請教老師?什麼叫‘人籟’?什麼叫‘地籟’?什麼叫‘天籟’?我為什麼只聽到過人籟卻未必聽到過地籟,即使我聽到過地籟為什麼又沒有聽到天籟?”

子綦說:“大地吐出來的氣,名字叫風。風不作則已,一旦作起來,大地上的許多竅孔都跟著怒吼。

你難道沒有聽過那呼呼的風聲嗎?

高山陡峭之處突兀的山石、百圍大樹的樹幹和樹枝,以及樹幹上的無數竅孔。它們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柱子上插入橫木的方孔,有的像圈圍的柵欄,有的像舂米的臼窩,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淺池。

風吹起來的時候,它們出的聲音,像湍急的流水聲,像迅疾的飛箭聲,像大聲的吆喝聲,像細細的呼吸聲,像放聲叫喊,像號啕大哭,像山谷裡的迴音,像鳥兒的鳴叫。又好像前面在嗚嗚唱導,後面在呼呼隨和。清風徐徐就有小小的和聲,長風呼呼便有大的回應,迅猛的風停歇了,所有竅穴也就寂然無聲。

那就叫地籟!大地出的聲音。

你沒有聽到風吹過所出的那些聲音,難道你沒有看見風兒吹過之後萬物隨風搖曳的樣子嗎?

那就是風!風!大地吐出的氣!”

子游說:“地籟是風吹過萬種竅穴所出的聲音,人籟應該就是用人的嘴巴吹氣透過並排的竹管所出的聲音。我再冒昧地向老師請教,什麼是天籟?”

子綦說:“天籟就是天地間萬物出的各種聲音的大合奏,這個大合唱就是天籟之音。天地間各種聲音的生和停息,都是出於自身,動者還有誰呢?

比如說人籟,你說的人籟只是嘴巴吹氣透過並排的竹管所出的聲音?難道?說話、笑聲、哭聲等等就不是人籟?”

有智慧的人一副豁達、閒散地樣子。有點小聰明的人則喜歡斤斤計較,分清你我的界線;

某些言論聽起來似乎有道理,給人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就好像猛火烈焰一樣氣焰凌人。而某些言論聽起來合乎人心,分析得很細緻。但是!卻顯得很繁瑣,聽多了又覺得好像什麼也沒有說,不能給你決定;

睡覺時常常把白天經歷的事帶到夢裡,醒來後覺得精神上舒暢多了。跟外界接觸,與人打交道,就這是樣子:整日裡勾心鬥角,沒完沒了。

有的人顯得疏怠遲緩,有的人顯得高深莫測,有的人辭慎語謹。遇上一點小事顯得懼怕惴惴不安,遇上大事就顯得驚恐、失魂落魄。

有的人說話就好像利箭自弩機快疾而又尖刻,其實!是與非、對與錯都由此而產生;而有的人則不這樣,他們不表言論,好像與人約定或者是誓詛咒不表言論一樣。其實不是!而是他們在等待時機,尋找對方的破綻從而一舉擊敗對方。

有些人的聲音:就好像秋風和冬天的寒風一樣,風聲之後,季節變更。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們日益消毀,進入衰敗;

他們沉緬於所從事的各種事情,致使他們不可能再恢復到原先的狀態了;

他們心靈閉塞好像被繩索縛住,不能放開心靈、放開眼界看待問題。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們進入衰老、頹敗狀態。哀莫大於心死,一個人心思放不開,就沒法使他們再恢復生氣、恢復當初了。

他們欣喜、憤怒、悲哀、歡樂;他們憂思、嘆惋、反覆、恐懼,他們躁動輕浮、奢華放縱、情張欲狂、造姿作態。

他們的各種表現、需求的聲音,就好像樂聲從樂管中出,又像菌類由地氣蒸騰而成。這種種情態,日夜在他們面前更換與替代,他們卻不知道是怎麼產生的?

算了吧,算了吧!一旦懂得這一切生的原因,不就明白了這種種情態的生、形成了?

為什麼人們會這樣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