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莊子的故事> 第10章 莊子的齊物論不是目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章 莊子的齊物論不是目的 (1 / 3)

現代流傳下來的《莊子》一書,第二篇就是齊..lā

第一篇是逍遙遊,講的是要站在一個更高地高度和境界上來看待問題,特別是看待人生世事。我們只有站在更高地境界上,站在道的高度上,我們才能在生活中逍遙遊。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站在更高地境界上去看待問題,特別是看待人生世事呢?

因為!一般都是說起來容易而做起來了!不是說站在更高地高度上境界上就站在上面了。而是!我們要有方法,我們要提高自己的境界,提高自己的認知高度。

如果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認知高度呢?

《莊子》一書中的第二篇,就是在告訴我們如何提高我們的境界,提高我們的認知高度。

莊子的齊物論不是目的,而是告訴我們提高境界提高認知的方法,擴充套件我們的視野。

看了許多解讀《莊子》的書,都認為莊子的齊物論是萬物齊一天地一指萬物一馬,還說什麼“齊我”“齊物”“齊夢”“齊同”等等,完全把莊子的齊物論當成到此為止,齊物論是莊子的目的。從而!把莊子哲學思想劃定為消極。

如果在戰國時期,在諸子百家時期,這樣認為的話,不覺得奇怪。因為!諸子百家時期,各個學說之間相互攻擊詆譭,是很正常地事。為了突出自己的學說觀點,從而故意曲解別人的學說。

而到了後世,也是一樣,也有人在故意曲解道家學說。

而到了現代社會,言論自由,學術自由。如果還有人說莊子哲學是消極的話?那就讓人費解了。

現代學者要是還認為莊子哲學思想是消極的,照搬前人的解讀的話?那麼!他們就根本沒有動腦子去細讀《莊子》。

莊子的齊物論不是目的,而是告訴我們提高境界提高認知的方法。

後世流傳下來的《莊子》內篇第二篇的齊物論,跟內篇第一篇逍遙遊一樣,不是莊子一口氣寫下來的,而是後世大能根據莊子的學說思想,把莊子的文章編輯整理出來的。

從齊物論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在莊子時期,儒家與墨家之間的學說爭論是多麼地激烈。還有!莊子與惠施的辯論,應該也是經常地。

在逍遙遊篇裡面,有莊子與惠施的辯論。在這篇齊物論裡,一樣看到惠施的名字和惠施經常辯論的那些話題命題。還有!有好幾個段落,都是莊子與惠施辯論的內容。只是!沒有標註是兩人的辯論內容而已。

正是因為那個時期的辯論很激烈,所以!這篇齊物論就以儒家與墨家的辯論為起點,而說了開來。

開篇並沒有直接寫儒家與墨家的辯論,而是寫南郭子如何在修煉,寫南郭子認為修煉的最高境界。然後才寫天籟地籟和人籟。再然後!才寫不管是天籟地籟和人籟,都不過是一種聲音而已。再然後!就由此而引申出儒家與墨家的辯論,在道面前,在天地間,不過是一種聲音罷了。

儒家與墨家的辯論,就好比小鳥在大自然中歌唱一樣,小鳥不知道儒家與墨家在辯論,還以為是一種聲音,人類所發出的聲音。

如果直接這樣說,可能很多人不懂,不知道為什麼儒家與墨家的辯論,變成了與小鳥一樣地聲音,與天籟地籟一樣,只是一種聲音。所以!莊子就此作出了一番解釋,讓我們理解它,把儒家與墨家的爭論,當成一種聲音。

如果我們接受了這種觀點把儒家與墨家的爭論當成一種聲音,與小鳥的歌聲天籟地籟一樣,都不過是一種聲音,人所發出的聲音――人籟的話。那麼!儒家與墨家的爭論就沒有必要了,沒有意義了。

儒家與墨家都不爭論了,爭論都沒意思了,那麼!人世間哪裡還來的是非對錯等等之分別呢?

莊子是如何解釋的呢?

南郭子認為修煉要達到讓自己與萬物一樣,只是一個物而已。這是一種境界把自己當成一物的境界,把自己當成大自然中的一物,與其他物一樣,只是一個物。

南郭子,莊子虛擬出來的一個人物。

這個境界是什麼樣地境界呢?

這個境界就是把自己忘掉,不要把自己當成是自己不要把自己當成是人。而要把自己當成一物,與天地間的其他物一樣。

天地間有許多物種,有人有獸有山有水有空氣有泥土等等,數不勝數。

修煉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把自己當成人,而是要把自己當成物,與其他物種一樣,一物而已。

這裡的人,是指開化了的人類,有了意識思維的人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