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果大家都不來傳播道學,其他人怎麼來了解道學,不瞭解道學,怎麼悟道呢?”莊子不解地問道。
如果大家都不來傳播道學,那麼?道學將如何傳承下去呢?
“護法士們認為,只要道家取宋了,或者是莊氏取宋了,我們就可以將道家學說快速傳播出去。可是?你並沒有那樣做!所以!大家都很失望。”
“這這這?這怎麼又推到我身上來了呢?”
“沒有辦法!事實就是這樣!誰也說不清!”
“難道?傳道士就一定不能有家室嗎?有家室就不能當傳道士?只能把道家學說思想當成求生、混世的工具?”
“事實就是這個樣子!大家都把道學當成求生的工具、混世的工具了!不能拯救天下,難道還不能拯救自己?”
其實!在當時的大周天下,在楊朱時期,甚至可以推前到老子老年、晚年,就有許多人聽了老子的道家學說思想後悟道了。
只是他們沒有象尹喜那樣,公開傳道,更沒有象楊朱那樣周遊列國公開去傳道。
他們深感一個人的能力是多麼地有限,憑藉一人之力,根本拯救不了這個人世間。所以!他們大多數人都隱居了起來。
順其自然吧!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道家學說早晚會被世人發現和理解的,人們會自覺地去學習、遵循。
這也是一種順其自然!
他們相信:早晚會有一天,會有人站出來,以畢生的精力去推廣道家學說。這個人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把傳播道學當成他的人生使命,他們願意用生命去換取。
就跟孔子那樣,人家願意堅守做人的準則。不管世事如何滄桑,他願意堅守自己的人生信條。
真正懂得道學的人,並不是貪生怕死,而是順其自然!當我們面臨危險的時候,面臨別無選擇的時候,貪生怕死也是改變不了現狀的。
當我們可以在這個人世間平安而活的時候,我們為何不好好活著呢?
當我們不能苟且偷生的時候,我們難道等死嗎?
那個願意一生去傳播道學的人,那個願意用生命去傳播道學的人,一定是個無法苟活的人。命運逼迫他去傳播道學,去喚醒世人。
生命只是一個過程,當我們無法正常完成自己的生命過程的時候,還能等死嗎?
莊子走上傳播道學的道路,完全是巧合。當初他是為了報仇,為了報爹孃之仇。結果!他沒有能夠報成爹孃之仇,卻得到了楊朱的點化。
他覺得他如果去報仇了,不聽點化的話,他早就死在楊青兒的劍下了。所以!他活著他是賺的!所以!他願意去傳播道學,去喚醒世人。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走上了傳播道學之路。
本來!作為一個傳播道學的人,是不應該有家庭拖累的。有了家庭,就有了牽掛。有了家庭,就容易被惡人拿捏。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楊朱不願意、不支援楊青兒與莊子結合,才把楊青兒託付給了天涯無名。
楊朱不希望莊子有家庭拖累,他自己就是一個例子。因為有家庭,才遭遇惡人的報復。尹喜因為有家庭,才不敢周遊列國去傳道。就那樣!他的家人還是遭遇到了惡人的報復,遭遇了殺害。那些倖存下來的後人,後來都隱居或者隱姓埋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