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孟軻也就是後來的亞聖孟子,就莊子說的“儒家理論最大地錯誤,是把人與人強制性地組建成一個整體,並給這個整體取名曰國家。”,就國家的來源,引經論據作了一番解釋。
然後說道:“……怎麼叫儒家把人與人強制性的組建成一個整體呢?國家來源已久,儒家是站在國家立場角度來治理國家的,儒家是承襲周制,按照周制、周禮來管理國家的。大周幾百年來一直繁榮,也就是從東周開始,才禮崩樂壞的……
儒家理論是依承於周制、周禮而來,周制、周禮延續了幾百年大周的繁榮盛世。所以!儒家理論是有歷史見證的,怎麼能說是錯誤地呢?”
聽了孟軻的辯解,田公子田矩不住地點頭,贊同孟軻的觀點。然後!收斂起臉上的笑容,朝著莊子看著。
站在孟軻身後的護衛們,聽了孟軻的辯解,也一樣贊同,都覺得莊子剛才說的,就是瞎扯。
怎麼是儒家把“把人與人強制性地組建成一個整體,並給這個整體取名曰國家”呢?國家本來就存在,存在已久。不站在國家的角度、立場上來管理國家,那站在哪個角度上來管理國家呢?
幾個護衛也都把目光看向莊子,等著看莊子的笑話。
莊子不以為然,先看了看田公子,又看了看孟軻,再看向孟軻身後的護衛。再扭頭看向容兒、青兒姐,見容兒和青兒姐兩人都為他著急,他搖頭自嘲地笑了下,這才看向對面的孟軻,田公子眼中的孟才子。
他先朝著孟軻點了一下頭,然後才說道:“正是因為儒家承襲周制、周禮而來,所以!它是錯誤的!試想!如果周制、周禮那麼完美,我們的大週會淪落到如今這個地步嗎?禮崩樂壞,諸侯割據,周室勢微,是不是?
儒家學說理論只是在修復舊制、舊禮而已!
就好比一件工具,已經使用過了,這件工具已經損壞了,不能再用了,無論你如何修復,它也使用不了多長時間。
壞了再修復,修復好了再使用,壞了再修復,如此迴圈而已。既然不能用了,我們為什麼不換一件新的工具呢?
就比如銅器的使用,銅器代替了石器,成為時代的主流,帶動了歷史的進步。可現在已經進入鐵器時代,我們為什麼還要執著於銅器,而排斥鐵器,說鐵器的冶煉時代還沒有到來,冶煉技術還不成熟呢?
孟大才子?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田公子?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還有你們!(轉向孟軻身後的護衛)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儒家理論就是修復過的周制、周禮,是不是?不管你修復得再好再完美,也是使用不了多久的!”
莊子說著,看著孟軻身後的幾個護衛笑著。見孟軻的臉色很難看,他才把視線收了回來,扭頭朝著容兒與青兒姐看著。
容兒與青兒姐朝著他點了點頭,表示支援他!他又得意地笑了一下,這才看向田公子,看向孟軻。
孟軻見莊子看過來,把頭低下了,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什麼好。莊子說的沒有錯,儒家是承襲周制、周禮而來。現代儒家,自從孔子開始,就在試圖修復、完善周制、周禮。
修復、完善也是一種創新啊?比憑空而來的諸子百家學說更可靠啊?
“那我問你?不依承周制、周禮,我們還能脫離實際,脫離現實?”田公子見孟軻一時之間答不上來,打圓場道。
“只要大周朝存在一天,還有周天子,我們都必須遵循周制、周禮!”
莊子搖頭笑道:“那是表面上!而實際上,根本沒有人遵循。各諸侯各自為政,怎麼有利於他們的發展,就怎麼行事。改革,是大勢所趨。而周制、周禮,只是用來約束、收拾別人的藉口。
在發動戰爭前,該諸侯國君王,就會在周制、周禮上做文章,尋找‘師出有名’的藉口。
諸侯君王治別人的罪時,也可以從周制、周禮上找一個理由;官員收拾人民的時候,也會從周制、周禮上尋找理由;人與人之間的恩怨,也一樣,會找出一個理由來收拾、拿捏對方。這個理由就出自周制、周禮……”
孟軻見莊子又說了起來,打斷道:“人世間是需要法度的,周制、周禮就是法度,人民的行為尺度。周制、周禮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是沿襲商制而來,商朝的制度是因夏朝而來。夏朝的制度是沿襲前朝制度而來,前朝制度是沿襲先古而來。
人世間遵循的制度、禮儀,都是世代相傳而來的,都是在傳承的基礎上改變而來的。也就是修復!再使用!再修復再使用,如此迴圈。
儒家理論是沿襲周制、周禮,是修復、完善後的新制,是沿襲而來,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是順應時勢……”
孟軻講起大道理來,一套一套地,莊子聽了,都不由地點頭。
田公子聽了,又滿意地笑了起來。
孟軻身後的護衛們聽了,又開始佩服了起來。
容兒聽了,也覺得有道理。
楊青兒聽了,收眉頭一皺一皺地。
她自小在道家思想教育下長大,接受的都是道家思想。她覺得孟軻講的好像是有那麼一點道理,可又覺得,還是哪裡有問題,可她又找不出其中的問題所在。
等到孟軻說完,莊子也沒有再客氣,接過說道:“你說的聽起來好像是有道理的,可我先前已經說了,你們儒家,犯了根本性錯誤,你說的一切,都白忙活了都是錯誤的!”
“你?”孟軻立馬要辯駁,莊子阻止道:“我先說了,你們儒家是站在管理國家的立場上,來管理國家和人民的。
所以!儒家犯了一個根本性的錯誤。”
“那?”孟軻反問道:“不站在管理國家的立足上管理國家和人民,站在什麼角度、立場上呢?站在君王的角度、立場上?”
莊子搖頭道:“要站在人民的立場上,站在人的立場上,站在個體的人的角度、立場上,來管理國家和人民。因為!國家是由一個個個體的人組合而成的……”
看過《莊子的故事》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