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是最早不給大周天子上貢,不把大周天下當回事的諸侯國之一。而且!做的很決裂。
而其他諸侯國,小的諸侯還指望著大周朝和大周天子罩著,還按照君臣禮儀,給大周朝上貢。大一些的諸侯國,完全把大周朝、大周天子當夜壺。需要用的時候,就給你上貢,不需要用的時候就把你放到一邊去。
大周朝,在戰國時期,早已名存實亡。但是!諸侯國為了給征戰出兵找理由,或者其他事情,需要大周朝的名義時,才去上貢、朝拜。
而齊國!到了齊威王時期,就徹底地把大周朝放棄了,不把當今天子當回事。
所以!讓他上書大周天子,去請詔令,齊君自然是不願意了。他覺得沒有意義,相反還要賠上十車的貢品。
更是讓齊君生氣地是:根據送禮的大臣回來說,天子手下收禮的大監,要是發現你的貢品少了,或者是給予他們個人的好處少了,他們還懶得搭理你。你想見那個沒用的天子,走走形勢,做做樣子或者是有什麼事,你還很難見到他,大監不安排你見面的時間。
尼瑪地!都什麼事啊?
一個有名無實的天子,還拿捏人?艹!
所以!省了!
齊國朝堂之上,一下子安靜下來。
不!是死一般地寂靜!
齊君已經不是一次在朝堂之上說這樣地話了,而是多次!而且!他還是說話算話的,真的不把大周天子當回事。
既然不給大周朝上貢,更不去請旨,也就無需談什麼參與聯盟討伐宋國的事了。
“寡人的想法是!暫緩!現在主戰、主和,都是空談!只有等到天下聯盟組織成功了,我們再見機行事。我們不一定要去討伐宋國,我們甚至可以和宋國聯盟,去攻打韓國或者是趙國!也許是魏國!
寡人也是這樣認為的!這是一場陰謀!是韓國人的一場陰謀!韓國人為了報仇,在尋找各種藉口。一個小小地宋國,一個漆園地方小鎮,讓韓國損兵三萬,韓國人怎麼可能吞下這口氣?是不是?
所以!既然自己拿宋國沒有辦法,就只好聯盟其他諸侯國,來共同對付了。
知道麼?這是韓國人把我們大家當槍使!
我們要聽莊子的!根據莊子講,道家是不可能那樣做的。以道家的思想,那樣做是有可能!道家認為!人與萬物一樣,來源於大地,來源於道,死後迴歸於道。所以!赤果果地埋了沒有陪葬很正常。
可是!道家最講究生存的!道家講入鄉隨俗,融入大眾生活。所以!道家就不會獨立特行,做出違揹人民大眾的事來的。因此!得出結論!道家並沒有那樣埋葬死者。相反!還應該以喪禮葬之……”
齊君認為:這一切都可能是韓國人在興風作浪,鼓搗天下諸侯來為他們韓國報仇,滅掉宋國。
“可是?”
有一個主戰的大臣站出來,質疑道:“漆園發生的事,莊子不在現場啊?莊子已經來了我們齊國,他怎麼可能知道呢?大王?您說的是莊子一面之詞,是莊子講的道家學說理論。
如果他莊子當時在漆園的話?有可能他會這樣做的,以喪禮葬之。可他當時不在漆園那裡啊?假如?他手下的人沒有那個理解呢?沒有‘入鄉隨俗’,以喪禮葬之呢?”
“這個?”齊君聽了,覺得也有道理。
“臣附議!”
“臣附議!”
“臣也附議!”
有不少大臣站出來了,覺得是這個理!莊子當時並不在漆園,漆園人到底如何處理那些屍體的,誰也不知道。也許?正如韓國人所說的那樣、天下人所傳說的那樣呢?
再則!不管道家、漆園人如何處理那些死者屍體的,都已經引起了天下人的共憤。眾怒不可犯,就是這個意思。既然引起了天下人的共憤,這事就不好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