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學道的人,講究的是自性!我見怪不怪你!不過!明天你見秦公的時候,你就不能這樣!懂麼?人家是一國之君,你不按照禮數來晉見,你讓他這個國君在朝堂之上有沒有面子?要是所有的大臣都這樣,那還有沒有君臣之禮啊?……”
“等等等等!”莊子打斷道:“明天我去見秦公?”
“嗯!”衛鞅肯定地點點頭。
“我不見!我有何德何能啊?我見他幹嗎?我又不想在你們秦國當官?我只是路過!我要回我的母國宋國的!……”
衛鞅把眼睛凝視著莊子,臉上顯出嚴厲之色,給人那種不怒自威的壓迫感。莊子看見了,當即停止了說話,把頭低下了。
“你是道學傳承人,既然楊朱選你當了傳承人,你一定對道學有獨特、深刻地見解!”衛鞅解釋道:“上次你與你師父楊朱前輩路過的時候,秦公都遺憾沒有與你師父楊老前輩晤面,聽其教誨。秦公讓我派人送了錢物過去,遺憾地是沒有追上你們,你們已經進山了。
唉!這不?你既然來了,沒有見到你師父見見你也可以啊?是不是?我已經派人過去秦公那邊,讓他們找個機會告訴秦公,安排見你,以解心裡遺憾。”
“我?我?我?”莊子聽了,這才正色起來!
在衛鞅面前,他不得不服了。人家既尊重你、照顧你年輕冒失,但他又不失威嚴,讓你在其面前不敢放肆、隨便。
其實!莊子也並不是有意這樣地!他接受的是道家思想,追求的是自性,不講俗套禮數,有話就說有屁就放。當看見衛鞅時,他心裡非常地高興,一高興就有些得意忘形。結果!就造成這樣地局面了。
在大牢裡的時候,如果換成任何學派的人,特別是儒家學派的人,是絕對不會當著眾人的面,當著衛鞅這個秦國大良造的面說衛鞅制定的秦律不完善什麼地。絕對不可能!可以說,敢說這話的不是傻子就是狂妄無知!可莊子卻偏偏說了,道家的人就敢說!道家的人就這麼自性。
言歸正傳,衛鞅陪莊子一邊喝酒,一邊問起了莊子陪楊朱隱居的事。莊子也恢復了常態,入鄉隨俗,注意起了禮數,衛鞅對他越來越滿意。
不知不覺間就到了天亮,兩人都沒有睡意。酒席撤了下去,兩人對面坐著又喝起了茶。這時!衛鞅才問起莊子,一路走來有什麼感受?
“感受是有的!”
莊子就把自己一路走來的感受說了一遍。
“我就是覺得,律法治國是好,可是?也有不足地地方!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別人解讀了律法,就可以鑽律法的空子,繞過去仍然我行我素!還有!就是執法人員徇私舞弊怎麼辦?
比如說我這次蹲大牢的經歷?如果不是你去救我,我還不知道被廷尉府的人怎麼折騰?律法是好!人民有法可依!可要是執法人員利用律法來欺壓人民怎麼辦呢?”
“你說的這一點我也注意到了!我們秦國的律法正在不斷地完善中!我們會制定一套完整地律法出來,對執法人員進行監督!”
“可是?”莊子遺憾地攤了攤雙手,說道:“在你的那一套完整的律法還沒有出來之前,會有多少人遭遇了不幸,被執法人員整死了?”
“唉!”衛鞅嘆道:“在社會進步的同時,不可能那麼盡善盡美地!社會的進步是建立在許多人的犧牲之上的。沒有辦法!這是歷史的必然!”
“可我?我不想做文明的犧牲品,我們道家不想做社會進步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