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龐涓哼了一聲,對莊子很是滿意。
不過?他還是從心裡把莊子當成小孩子。
畢竟!當年在宋國蒙縣墨家分壇的時候,莊子還是個小孩子。當時的莊子,還很有脾氣的,他覺得莊子這小屁孩很好玩地。所以!在心裡和語言上,都是逗著玩的意思。
所以!前不久當他聽話莊子就是莊周後,他就覺得好笑。
不管你是誰的弟子,你畢竟就是當年的那個小屁孩!你在秦國大鬧廷尉府大牢,就說明你這人不成熟。要不是衛鞅救了你,你就死在秦國了,你說你牛什麼牛?你牛個毛啊?你要是牛,你就不會從秦國走人了?
龐涓覺得,莊子要是真的有才的話,以秦孝公和衛鞅兩人的為人,還不把他給留下去了?是不是?莊子在秦國呆了近一年時間,外面一點關於他的訊息都沒有。這說明什麼?說明莊子這小屁孩無才!
你要是有才,是大才,人家秦孝公和衛鞅還不重用你了?是不是?就算不重用你,也不會放你走的!是人才的話,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殺!這是“國際慣例”。
至於市面上流傳的那些傳聞,把他這個小屁孩莊周捧為莊子一事,龐涓是這麼想的:覺得是因莊子大鬧廷尉府大牢,引起了衛鞅的注意,才放了那些坐冤獄的人。擺渡一嚇潶、言、哥關看酔新張姐
是衛鞅救了那些坐冤獄的人,而不是莊周這個小屁孩!也可以說!秦孝公是個明君,知錯就改,救了那些坐冤獄的人,而不是莊周這個小屁孩!
儘管他表面上也評擊衛鞅的法治慘無人道,可他從內心裡還是肯定衛鞅的功績的。說衛鞅如何如何慘無人道、苛政厲法,進行輿論攻勢,那還不是為了政治而政治?
這不是站在對錯的立場上,不是站在人民、人類的立場上。而是!站在國與國對立的立場上,站在政治目的的立場上。
為政治而政治,不是為人民而政治!
說好聽點,他龐涓是為魏國而政治。說實質點,他龐涓是為他個人的榮譽、權力而政治。
他認為莊子的出名,是因為他的無知大鬧廷尉府大牢而引起了衛鞅的注意,衛鞅才釋放了那些坐冤獄的人,而是不莊子的功勞。外界的人都以為是莊子的功勞,他們才得以釋放的。如果莊周是個大才的話,他怎麼自從被衛鞅接走後,就猶如人間蒸發了一樣呢?
莊子要是有才,怎麼會這樣呢?根據在秦國的探子回來說,莊子都沒有上過秦孝公的朝堂,秦國的文武大臣都沒有人認識莊子。這說明什麼?說明莊子沒有才,大不了是衛鞅看在楊朱的面子上,多留他住了一段日子。
衛鞅是從宋國蒙縣墨家分壇見到秦孝公的招賢令的,才去的秦國。衛鞅去墨家分壇找楊朱的事,早已在世間傳開了。當時衛鞅人生失意,被魏王追殺,才離開魏國的,到宋國去找楊朱,想談談人生。這件事,是他來魏國後聽說的。
在古代也一樣,人生得意的時候推崇儒學。一旦人生失意,才覺得道家學說是人生至理名言。當年的衛鞅也一樣,失意後去找楊朱,想聽聽人生教誨。遺憾地是,他沒有遇見楊朱,楊朱去了齊國找奸細去了。
龐涓是個什麼人,莊子心裡自然清楚。他可不想步孫臏後塵,被龐涓給剝了膝蓋骨。再說!他也沒有在魏國當官的想法。秦國的秦孝公與衛鞅那麼挽留他他都沒有答應,何況!魏王和龐涓。魏王是個什麼東東,龐涓又是個什麼東東?
你不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從事政治,你都不是明君!你為政治而政治,為了自己的榮譽、權力而政治,你都是人類的禍害!
見龐涓還是那個腔調,莊子笑著搖了搖頭。
“看拳!”
突然!龐涓一拳打了過來。
“哎喲!”莊子大叫一聲。
他還真的措手不及,被龐涓打中了前胸。
沒有想到龐涓就是龐涓,不僅心狠手辣,在拳法上面也不差!
果然!鬼谷子的弟子不簡單。
鬼谷子不僅學識淵博,在武功上面,也有很深地造詣。
也難怪!先前他在手下一干人等面前誇下海口,說要活捉莊子。果然!他的功夫不了得!趁著莊子不注意,連連出手,拳拳到位,都打在了莊子的身上。
“你?你?你來真的?”
莊子左躲右閃,打翻了客棧的凳子和桌子,還是無法與龐涓正面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