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莊子的故事> 第98章 歷史沒有記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8章 歷史沒有記載

臺下的歡呼聲久久不息,站在講臺上朝下面看著的莊周,情緒非常地激動。他的個頭還很矮,站在講臺上面下面的人根本看不見他的全身,只能看見他的頭頂和上半個臉。

許久之後,師公禽滑釐拿起一個喇叭筒,朝著下面喊話,讓大家安靜。在他的呼喊下,下面狂熱地人群才漸漸地平靜下來,等待著他的演講。

禽滑釐手裡拿的喇叭筒是竹片製作而成的,有一隻多長,跟個牛角號一樣。嘴巴對著後面的喇叭口講話,傳出來的聲音很大、很清晰。應該是古時候最原始的擴音喇叭,也是由聰明地墨家弟子發明的。

禽滑釐首先向道家弟子和天下人承認了自己晚年所犯下的錯誤,曲解了墨家學說。對於自己的過錯而造成的悲劇表示深深地自責和懺悔。

“……我禽滑釐是墨家的罪人,是歷史的罪人!我有罪!我願意一個人承擔全部責任!我不怨奸細!是我禽滑釐的過錯,我不應該聽從奸細的話。作為墨家的傳人,墨家的掌舵人,就不應該聽從奸細的讒言……”

臺下靜寂一片,隨後!議論聲一片,大家都被禽滑釐的真誠懺悔所感動!

一個百歲老人,不居功自傲,相反!還敢於承認錯誤,是需要多麼寬闊地胸懷?

“我禽滑釐有罪!請史家們記住!以我禽滑釐為戒!錯就是錯!功就是功!功不能抵過!我希望史家們如實記載墨家在禽滑釐主持時期,所犯下的過錯……”

禽滑釐的話還沒有說完,臺下又沸騰了起來。

大家都在紛紛議論著,認為禽滑釐的功過不但可以相抵,還功大於過!是禽滑釐扶助墨子前輩把墨家壯大起來的,是禽滑釐扶助墨子前輩守住了宋國,阻止了一場又一場戰爭,讓宋國人民過上了遠離戰火的日子。

禽滑釐的晚年是有過錯,可也不能完全怪罪於他。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奸細在其中作怪,故意曲解墨家學說,故意製造矛盾,讓墨家與道家相殘。

也正是因為禽滑釐的坦誠,禽滑釐的這次演說,史家才沒有記下多少關於他的事蹟,不想讓後人去評論他的功過是非。

禽滑釐講完之後,楊朱接過話筒,也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不應該對墨家進行反擊,殺死了那麼多墨家劍士。應該“無為、被動”,躲避起來,應該學習黃老之術。

其實!在道家與墨家的這場爭戰中,道家一直處於被動狀態,完全是在墨家的逼迫下,不得已才出手的。可是?世人並不這麼認為。世人認為你殺伐了,你就有錯!所以!楊朱不得不迎合世人,承認自己錯了。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世人的諒解!不然!你只會越辨越讓人誤解,只會讓人覺得你欲蓋彌彰。

也正是因為楊朱的坦誠,楊朱的這次演說,史家才沒有記下多少關於他的事蹟,不想讓後人去評論他的功過是非。

其實!墨家的禽滑釐與道家的楊朱,在墨家與道家的發展史中,起到了至關重要地作用!

特別是楊朱!對於道家的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地關鍵人物。可以說!沒有楊朱,就沒有後來道家和道學的繁榮;沒有楊朱,也就沒有莊周的成就。

莊周是楊朱的親傳弟子,承傳了楊朱的全部學說思想,是道家的正統。

自從莊周之後,道家學說又經過多次裂變,出現了多個分支。分支的出現混淆視聽,又讓不少後學者誤解了道家。讓正統道家的地位,在歷史長河中起伏不定!

不過!正統道家的地位,始終保持著一席之地!在歷代道家傳人中,還是不乏有能正確解讀者,由他們來維護著正統道家的地位。

只可惜!這兩個歷史人物都是因為奸細的出現,而毀了他們的歷史功名。

開壇第一天,先是墨家禽滑釐的懺悔,接著是道家楊朱的懺悔。接下來,禽滑釐又具體分析了自己的錯誤,和墨家的現狀,談了一下墨家將來的走向。再接下來,楊朱也具體分析了自己的錯誤,和道家的現狀,也談了一下道家將來的走向。

下午!禽滑釐與楊朱兩人分別接受天下才子們的提問。

第二天,禽滑釐才開始正式講解墨家學說,糾正曾經曲解的部分,主要講解了墨家學說中的《非攻》。

墨家學說有十大主張。即: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尊天、事鬼、非樂、非命、節用、節葬。墨家認為,要根據不同國家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十大主張中最適合的方案。如國家昏亂,就選用尚賢、尚同;國家貧弱,就選用節用、節葬;等等。

兼愛:墨家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愛人若愛其身”,並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

天志:所謂天志就是天有意志,天愛民,君主若違天意就要受天之罰,反之,則會得天之賞。

尚同:是要求百姓與天子皆上同於天志,上下一心,實行義政。

尚賢:要求選舉賢者為官吏,選舉賢者為天子國君。墨家要求君上能尚賢使能,提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的主張。

節用:墨家非常強調的一種觀點,他們抨擊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費。

節葬:墨家反對儒家看重的久喪厚葬之俗,認為久喪厚葬無益於社會。認為君主、貴族都應象古代三代聖王一樣,過著清廉儉樸的生活。墨家要求墨家弟子在這方面要身體力行。

非樂:墨子極其反對音樂,他認為音樂雖然動聽,但是會影響農民耕種,婦女紡織,大臣處理政務,上不合聖王行事的原則,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對音樂。

非命:墨家認為:要認得壽夭、貧富和天下的安危,治亂都不是由“命”決定的,只要透過人的積極努力,就可以達到富,貴,安,治的目標。

墨家反對儒家所說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認為這種說法“繁飾有命以叫眾愚樸之人”。墨子看到這種思想對人的創造力的消磨與損傷,所以提出非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