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楊朱是這個意思!
對!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地解釋,八歲的莊周才能聽得懂!你說得太深奧了,人家小孩子是不懂的。
“那個奸細認為,道家思想無為、被動、不積極參與世事,讓人民不思進取,被動挨打。這樣!不利於社會發展。他們說:要是人人都這樣地話,敵人打過來了怎麼辦?我們的國家不就完蛋了?別人欺負到我們的頭上來了怎麼辦?你怎麼能教導別人忍讓呢?你這不是禍害別人?禍害國家,影響一個國家的發展建設?
講的好像還真的那麼回事似的!
曲解!這是曲解!故意曲解!
其實不然!道家的忍讓是有底線的!生存就是他們的底線!當別人影響到他們的生存時,他們就會站出來反抗。
道家的人怎麼被動無為了,任人宰割了?難道?道家的人就不生活了,不食人間煙火了?
道家的人一樣需要生活,需要生活就要參與社會活動,參與一切事務,道家怎麼就被動了呢?……”
對道家學說進行了一番講解之後,楊朱又開始講解墨家學說。
屋內屋外的人,一個個都睜大了眼睛,都聽得認真。他們都忘記了飢餓,忘記了點上火把,就那樣站在那裡,靜靜地聽著。
“……墨子說: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見眾人不理解,楊朱解釋道:“墨子的這句話是說:仁義之士所要做的事,必須是興盛天下人的利益,消除天下人的危害,以此作為自己的事業。也就是說,墨家要發展、維護、保護天下人的利益,凡是危害天下人利益的人和事,我們都必須將其拋棄、剷除、消滅。這是墨家弟子的使命!這話也沒有錯!可是!自從墨家內部出了奸細後,奸細就把這句話曲解了……
莊周聽到這裡,很感興趣起來。
對於墨家學說,他是很熟習地。他幾乎天天坐在禽滑釐的身邊一邊製作皮鞋,一邊聽講。雖然是一知半解,可多少還是懂得一些的。
“可墨子他老人家的這句話,到了奸細那裡,就成了墨家殺人的理論依據了。他們認為:‘除去天下之害’就是殺人。認為把人殺了,事情就結束了。結果!他們就開始殺道家的人,與道家為敵。道家的人反抗殺了墨家的人,結果!道家的人就成為了墨家的仇人!
比如說莊周的爹孃,就是在執行墨家的任務時,被道家的人殺死的。結果!殺死莊周爹孃的人,就成了莊周的殺父仇人。
你們大家說說!道家的那個叫楊朱的人,冤不冤啊?……”
“冤!”
“冤!”
屋內屋外的人都齊聲喊了起來。
目的達到,楊朱雙手下按,說道:“其實!害死莊周爹孃的人,是那個隱藏在墨家學派裡面的奸細!如果墨家不發動對道家的滅殺行動,道家的人怎麼可能會殺死他的爹孃呢?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