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朱搖頭嘆道:“哀兵必勝!你都不讓別人活了,還不許別人反抗!為道者,又不是傻子!退讓你都不行,那隻能將你殺死了!反正是死,還不如跟你拼個你死我活!爭取活的機會。即使戰死,也不讓你好活。這就叫‘哀兵必勝’。”
忍讓!忍讓!再忍讓,還是無法解決問題,忍無可忍,你不給別人活的機會,別人還不反抗?別人是傻子不成?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爭取活下去的機會,爭取新生!
道家忍讓的最後底線――生存,最基本的生存權利。當影響到他們的生存時,要他們的命時,他們才會反撲,才會徹底地解決後患,不留後患。解決的方法就是屠殺對手,不給別人反撲、東山再起的機會。
也可以叫滅跡!
古代帝王把它用來誅族,誅對手九族或者十族或者幾族。
所以!當墨家步步逼迫,不給道家存在的機會的時候,道家的那些道士們,就會比你更狠。
當年!墨家正計劃著將魏國境內所有學道之人全部斬殺的時候,被道家知道了。道家先下手為強,連夜動手,突然襲擊,將墨家所有劍士斬殺。
哀兵必勝!
這就是哀兵必勝的一個例子!
哀兵必勝的前提,必須是得知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必死無疑了。這個時候的反擊,才最有效,最有力量。後來!被兵家所用,經典戰例就是著名的“背水一戰”。
莊周的爹孃,就是在那場墨道之戰中,被楊朱親手殺死的。
莊不名與戴六兒是當時天下最年輕、最有名的劍士,劍術天下無雙。加上兩人又是夫妻聯手,更是天下無敵。所以!也只有楊朱親自出手,才能斬殺他們。
墨家稱那些護法的人為劍士,墨家劍士。而道家稱那些護法的人為道士。
道家早期道士與現代的道士不是一個概念,現代的道士屬於道教,而那個時候的道士則是道家的護法士。
儒家也有護法士,儒家的護法被稱為儒生。儒家的護法士,後來發展成為那些向朝廷以死相諫的諫官。
禽滑釐與所有墨家劍士都沒有想到,一向退讓的道家弟子會突然襲擊,先下手為強。
聽楊朱這麼一說,想想也是!你逼迫得別人沒有活路了,別人還不反擊?
“楊朱!那我問你!你這次來宋國是什麼意思?上次你說是我們墨家挑釁在先,那麼?這次呢?”
那次死裡逃生的他,後來都後悔死了。後悔當初沒有立即下狠手,心慈手軟,給了道家弟子反擊的機會。
當時的情況是,他們派了幾百名墨家弟子去了魏國,控制了所有道家弟子,包括楊朱在內,可他們並沒有立即痛下殺手。而是!給了道家弟子以及楊朱最後通牒,讓他們停止宣傳道家學說、離開魏國散了。等到最後期限到了,如果他們還不聽勸阻的話,再下殺手。這樣做,也夠仁義的了。可是!就在最後期限那天,人家道家那邊先下手了。
真是!婦人之仁,壞了大事。
所以!這次絕對不能手軟,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既然楊朱師徒送上門來了,那就讓他們有來無回。
“我是受宋國弟子邀請,前來講道的!也是來向你禽滑釐講道的!”
楊朱衣袖一揮,側身而走,眼睛看向禽滑釐,一副不屑地樣子。
“向我講道?”
禽滑釐氣極而笑,不過是冷笑!
“你的死期到了!楊朱!拿命來!”